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我校“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目的:基于我校“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并探讨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养老方向)2021级护理1班学生为对照组(n=50),2022级护理2班学生为试验组(n=50)基于我校“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围绕“厚人文、懂关环、有温度”的护理人文素养培养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实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试验组进行授课;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照两组综合案例情景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实验组学生学习体验。结果:采用百分制考核,试验组综合案例情景技能考核成绩为(91.86±3.26),对照组为(83.7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8,p<0.001)。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体验,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掌握、提升护理综合能力与素养满意度高。结论:护理综合课程改革丰富了教学内涵,采用情景体验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升参与度,提升学生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感知和实践,采用综合案例式教学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情景模拟;人文素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1]指出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我校护理专业(养老方向)作为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建设点,实施“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养老护理人才。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在护理综合技能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教学案例均为医院场景案例,未涉及社区、养老机构等其他工作领域,不利于激发学生职业认同和投身养老事业的热情;(2)内容侧重于综合操作技能操作与沟通,有关健康教育、宣教,心理护理等方面内容不突出,护理人文关怀体现不足,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缺失;(3)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足,缺乏体验感,机械式操作为主,学生学习热情、对教学认同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教研团队开展教师、教材、教法进行改革,以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常见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综合性实训任务,创设综合案例情景,开展情景案例模拟、沉浸体验式教学,实施整体护理模拟实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等岗位综合能力。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护理(养老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2021级护理1班学生为对照组(男生0名,女生50名),2022级护理2班学生为试验组(男生3名,女生47名)。学生已系统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内外科护理、老年护理、健康评估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照组已修课程平均绩点为(3.08±0.39),实验组为(2.96±0.37),统计分析显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3,p=0.150)。结合成绩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各学科成绩平均分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学生临床实习前,教学课时数为56(3学分),为必修课程。课程改革结合学生特点,以促进学生岗位能力发展为导向,坚持以证融课,以赛促课,实现岗课赛证全面融合。两组学生在授课课时、教学师资和教学条件方面相同,教学评价均采用综合情景模拟考核。试验组开展基于我校“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1.2.1 对照组教学
对照组教学内容侧重护理操作技能的综合实训,包括患者的清洁护理、生命体征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药物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标本采集、危重患者的护理。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技能操作练习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案例中的护理问题、操作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师生点评,课后进行实训强化。
1.2.2 试验组教学
1.2.2.1 改革教学内容
邀请从事临床护理和老年护理一线工作的专家、从事养老机构管理的行业专家进行专业研讨,坚持岗课赛证融通,制定课程标准。对接护理专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常见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综合性实训任务,把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健康评估等课程相关内容整合贯穿其中,转化技能大赛成果,将赛项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融入1+X证书考核内容,实现岗课赛证融通[2]。最终课程标准包括清洁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急救护理四个教学模块,8个教学项目,项目情景分别从医院、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护中心及居家护理4个场景中选取。项目案例的照护对象常同时存在多方面的护理、照护问题,并要求学生基于临床、社区、养老机构实际工作过程完成综合性实训任务。8个教学项目(6学时/个)包括心血管系统2个(冠心病/口腔护理、沐浴法、静脉输液、血液标本采集/医院场景,高血压/生命体征测量、饮食护理、口服给药/养老机构场景);神经系统2个(脑卒中/运送法、鼻饲法、留置尿管术、纸尿裤更换/养老机构场景,帕金森/康复训练/居家场景);内分泌系统1个(糖尿病/皮肤护理、血糖测量、睡眠护理置/社区日间照护中心);骨骼肌肉系统1个(关节置换术后/体位转移技术、更换床单术、康复训练/医院场景,);呼吸系统2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氧、呼吸功能训练/养老机构场景,肺炎/吸痰法、灌肠法、痰标本采集法、药物过敏试验/医院场景);设置4学时综合练习,4学时团队综合情景模拟考核。案例任务要求设置体现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力、评估与制定计划能力、实施照护技能、开展照顾评价与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以实现“厚人文、懂关环、有温度”的护理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1.2.2.2 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学生职业发展新需求与教学新形式,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前以学定教:在云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包(教学课件、操作视频、练习题、课前学习任务单),教师课前汇总数据及讨论情况。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小组长负责指导小组成员通过云平台资源包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方案。
课中突破重难:各小组选取代表汇报制定的计划和护理操作流程,分享计划的重点、亮点,提出疑点及解决的方法。教师点评串讲、拓展补充,组织各小组结合案例进一步优化照护计划和流程。课中开展情景模拟: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依照临床工作过程对模拟病人进行整体评估,开展实际照护工作,过程中注重沟通和人文关怀、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答照护对象提出的问题,开展组内与组间的照护评价。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情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与专业能力。
课后巩固拓展:教师下达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后作业,如制作健康教育海报,自主实训,线上学习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书写照护反思报告等,检验、巩固及提升学习效果。开放式的课后作业,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
1.3教学评价
1.3.1 学生学习体验
教学团队采用自行设计量表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掌握、提升护理综合能力与素养三个方面共8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1.3.2 综合情景模拟考核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同一考核案例:患者李小妹,女,68岁,脑卒中6月余,现生命体征较平稳、基础血压偏高,右侧肢体乏力、肌力3级,左侧肌体活动正常,吞咽功能障碍,小便失禁。入住养老机构。请完成以下照护任务: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留置胃管并鼻饲、更换纸尿裤并轮椅运送老人外出散步。考核评分标准主要参考广东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并由教学团队进行调整和细化,总分100分,包括10个评分项目。招募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担任标准化病人,并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案例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展现案例要求的相应感受与提问。考核前1小时公布考核案例,学生4人为一组,分工合作,模式实施整体护理,并要求每位考生至少完成一项照护任务。总考核时间为40分钟。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对团队的照护水平进行考核。
1.4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综合情境摸考核分数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学习体验评价,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
2 结果
2.1学生学习体验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学习体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2.2两组综合情境模拟考核成绩比较
对照组考核分数为(83.73±4.38),试验组考核分数为(91.83±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评分细项得分均值可见,试验组在心理疏导、共情沟通、积极聆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照护方案和计划方面有显著性提高。
3 讨论
3.1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
教学改革是教学团队引入先进教学模式:推广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组织教学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形成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推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
3.2 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综合情境摸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从评分细则得分看出试验组学生更注重评估的全面性、条理性,照护过程中更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适时进行健康教育,案例分析能力增强,任务安排合理,操作正确,如用轮椅运送老人外出散步前检查老人纸尿裤情况,并按需更换纸尿裤,散步回床后方实施置胃管术,而并非按照照护任务顺序完成操作;沟通中注重共情和有效互动,而非简单输出。本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归根在于整合内、外、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老年护理等课程内容,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1+X证书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对标岗位群能力要求、技能大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实现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并从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对养老事业的热爱。另外研究[3-4]表明,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关性,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操作演示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有研究[5-6]显示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均能提高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互动;创设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有效弥补学生“在单打独斗式”的学校中思维不够全面。本课程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开展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
3.3学生对改革后的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试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掌握、提升护理综合能力与素养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超过90%学生认为有提高或明显提高,说明学生认可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课前教师从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居四个场景出发,整合各科专业知识设置复杂化综合案例,下达多样化照护任务,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任务清单、线上互动平台测试与交流,小组合作完成课前准备;课中实施线下教学,开展汇报讨论、小组情境模拟、注重感受与体验;课后开放式拓展延伸、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课堂轻松活跃,鼓励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学改革与以往护理实训教学的区别在于,不再要求学生依照教师的操作演示机械地进行复制操作,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广度、整合应用要求很高,更加注重学生组织管理、解决问题、沟通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7],学生也因此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3.4建设智慧校园,打造“虚拟仿真职业教育新生态”,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
情境模拟、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应用均旨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由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标准化病人模拟,始终存在着情境失真、患者面部表情、情感、反应输出等方面的不足。虚拟仿真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教室无法提供的资源与场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案例情境创设成生动的动态三维场景展现给学习者,学生根据场景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到患者的反应与感受,虚拟仿真系统的情景化、生动化、交互性可以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提升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学团队可尝试积极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实现数字化为教学赋能。
综上所述,基于我校“精准对接,人文赋能,育训结合”县域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校教学团队将试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护理技能的教学也参考本课程教学思路,全面提升护理(养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EB/OL].[2022-02-22].http://www.mea.gov.cn/article/xw/mtbd/202202/20220200039833.shtml.
[2] 邓小华,李心仪.“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改革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2021,(72):6
[3]朱琴,颜巧元;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8):719-722
[4]龚小凤,孙晓嘉;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1):46-48,52
[5]陈桂园,季兰芳;移动互联网下混合式教学在护理综合实训课堂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89-91
[6]白建民;翻转课堂联合OSCE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3):113-115
[7]张芳 杨敏,张丽娟,娄秋英,罗瑞卿,肖芝花,罗枫;“银发浪潮”下老年医学科护士辨证施治核心能力建设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8)
[8]Padilha J M,Machado P P,Ribeiro A,et al.Clinical Virtu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9,21(3):ell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