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普丽
  
学术与研究
2024年30期
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杉松桥小学 云南红河 654300

摘要:六年级小学生即将步入更高的学习层次,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适当地转变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有效储备知识、习得技能和强化素养,为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形式呆板、内容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显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素养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严格遵照“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开展作业设计。基于此,本文对教师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应用路径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三点实践策略。

关键词:“双减”;核心素养;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调动多元力量,优化育人生态,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教师一则要强化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的综合效能,二则要结合政策规定和学校要求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课后服务,三则要精准对接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和课标要求优化作业设计。在此,以六年级小学生为例,探讨教师提高作业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单元整体出发,建构作业体系

教师建构单元作业体系时,需保证作业架构有机有序,不同作业内容相互补充,且能够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为此,教师必须对照单元全部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设置整体教学目标,再以此为导向确立更加具体的单元作业目标。考虑到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落实到单篇教学之上,而学生的作业也需要进行细化设计。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在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设计综合性的作业;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具体语篇和教学课时,设计分课时作业。

例如,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 5时,基于教学分析,教师可以将该单元整体作业目标设计如下:1、掌握职业类基础表达方式,运用新词、新词组和新句型描述职业、生活状况,并给出职业建议。2、提高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语言输出的能力。学习Part A板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朗读词汇的作业,以及使用“What does she/he do?”“he/she is a…”“I want to be a/an…”等句式的作业。学习Part B板块时,教师可以设计练习口语表达作业,要求学生尝试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单词和内容,询问和描述他人的职业以及工作状况。学习Read and write板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形式与一位亲友进行职业方面的沟通,给对方提出职业建议,并描述自己的职业梦想。学习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情境扮演,在扮演过程中练习本章节学习的基础表达。最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单元综合类作业。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心目中的理想职业,然后通过检索网络数据、与职业人员进行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完成一份“dream job”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创作权的基础上,给学生提示一些写作要点,如“我”希望从事该职业的原因、该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该职业的发展前景、崇拜的一位职业精英等。

二、基于学生学情,设计阶梯作业

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是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师重点研究的一项教学课题。与此同时,在当前教学背景下,精准施教也成为教师的一项关键教学思路。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则可以参照精准施教思路,设计可以体现学生当前学习状况的分层化、阶梯性作业。

例如,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Unit 2后,教师可以先给全部学生设置基础任务单,任务单上包含单词连线、句子排序、段落概括、一般过去时造句等简单练习。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完成综合实践作业,教师则对综合实践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绘制“My last weekend”海报,在海报上绘画自己周末行程,并在图画旁边标明英语表达方式。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用喜欢的图表梳理一般过去时态的使用方法,注意写下例句。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设计一套“Weekend activities”卡片,用卡片进行口语练习。学生在卡片上写下“read”“watch movies”“clean the room”等活动,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结合纸牌内容和一般过去时态,编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学生借助阶梯类作业,在原有学习基础上适当延展学习视野,突破思维局限,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突破单一框架,补充融合作业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范式中,教师更倾向于围绕某一理论教学目标设计作业,作业常规性、重复性较强,设计框架也相对单一。教师有必要突破单一的作业设计框架,融入创新型的教学元素,补充综合性较强、融合度较高的作业。教师可以参照多种融合建构思路。首先,教师可以参照理实一体思路,将语言输入训练和语言输出训练融合起来。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跨学科融合思路,在英语知识基础上补充有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在作业中体现出不同学科的交互性。此外,在上述内容中提到过的设置单元整体性作业,实际上也是一种作业融合思路。最后,教师还可以遵循五育并举思路,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在作业中补充德育、美育、劳育、智育和体育元素。

例如,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 5 Story time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短剧表演作业。教师要求学生组建短剧编排小组,学生以自己为人物原型,共同设计三个以上的职场角色,并共同完成短剧剧本。短剧以职业建议为核心,以对话为主要形式,且必须包含“factory worker”“ postman”“if you like.and you can. you can be. You need to ”等核心表达。该作业中融合了与职业有关的英语交际训练、与语文创作有关的剧本编写、与数学计算有关的计时安排和分工合作等教学元素,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从小学六年级学生成长发展角度来看,学生面临小初衔接以及毕业复习,需要适当提高学习强度,拓展思考深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要充分结合该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兼顾“知识综合性”与“思维高阶化”,引导学生借助作业完成“探究式学习”。总之,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出发建构作业体系,也可以基于学生学情设置层层递进的作业,还可以突破单一的教学框架设计融合类的英语作业,以通过作业设计模态变革,助力学生英语关键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庆林.“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0):29-31.

[2]邱绍雪.“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D].吉首大学,2023.

[3]魏万婧.“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以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J].甘肃教育,2023,(09):121-124.

[4]郭丽香.“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及实施[J].新教育,2023,(S1):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