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专业技能”一体化课程设计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以《税务会计》课程为例

杨晶晶
  
学术与研究
2024年30期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领域正积极深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念的融合,达成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根本目标。通过强化课程思政内容,将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时代同步发展,为学生指明成长道路,培育兼具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的未来人才,为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在《税务会计》教学中,基于“1+X”证书实施课程思政,深入挖掘《税务会计》的潜在正面价值,使课程的核心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全面育人转变,实现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的双重功效。

关键词:1+X证书;课程思政;《税务会计》

引言: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对人才的培育已逐渐将重心转移至品德的塑造与人格的培养中。根据中央教育部门的明确指导,全国各大学校需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实现品德养成教育核心任务的关键环节,以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度。《税务会计》课程作为财务与经济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理解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的关键理念和核心政策,在此基础上课程让学生掌握权重税种的税款计算、财务操作以及税收策划的基本技能。因此基于“1+X”《税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确保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课内外各教学环节。

一、基于“1+X”证书背景下“课程思政+专业技能”一体化课程设计价值

(一)实现教育的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依赖单向的知识传输,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忽视了互动教学在教学相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和效益,不利于教学双方的互动增进和提升。相反高校的各类课程设置是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个人追求等多元因素来制定且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沿着健康的路径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将思政教育更为精准地融入教育实践之中,进而促进高质量、高素养、高层次、高品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稳固的立足点,引导发现并实现个人价值的真正展现,进而为社会和国家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1]。

(二)彰显时代性、先进性特征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核心矛盾已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下新的历史节点,社会公众不仅怀揣着对更高品质生活的热切向往。《税务会计》课程思政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着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培养具备深厚爱国情怀和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开辟新的道路。在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学校应当高度警惕西方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潜在渗透。教师队伍应持续深化课堂思政教育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彰显教育紧随时代脉搏和前沿特性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智慧和专业能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产业现代化的提升,各企业需要培养与自身发展愿景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人才应能有效挖掘和应用现代知识技能,持续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动力。“1+X”证书体系的推行确保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从而促进高校能够及时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策略,不断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确保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1+X”证书的规划目标在于确保学科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不断优化大学课程设置,符合职业标准的需求。技术资格的评估标准全面涵盖学生的综合技能、理论知识及道德素质,这促使高校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理解并把握企业岗位的特点与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1+X”证书与“课程思政+专业技能”一体化课程设计思路

(一)“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均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经过深入分析201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行规划》,明确在推进“1+X”证书体系试行过程中,需要确保各项职业技能认证全面体现对工作行为与职场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同时应确保《税务会计》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紧密衔接,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依据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的《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导向大纲》,该文件明确界定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方向。本次教育目标在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与实施,强化爱国情感、敬业精神、诚实守信与友好交往的素养,系统教授宪法与法治知识,巩固全体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坚定理想与信念,同时将进一步推进职业理想与道德教育,激发个体主动担当职业精神与遵循行业规矩的自觉性。在此过程中,增进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形象与行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其次,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育重心主要放在专业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素质提升方面。随着“1+X”证书制度的广泛推广和实施,《税务会计》课程在整体教育架构中的比重和重要性预计将有显著提升。在宏观背景下,学校在推进《税务会计》课程思政时,应体现“1+X”证书体系的核心作用。与此同时为确保“1+X”证书体系的顺利实施,需积极引入政府机构、各行业联合会、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2]。

(二)“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1+X证书”标准的明确界定、科学构建及广泛推广。首先,将“1+X”证书融入《税务会计》课程思政,可以显著增强其职业性和前瞻性,将抽象的思政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具体的职业工作实践相结合,从而突破传统思政教学单调、难以理解的局限性,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活力,与辩证唯物主义理念相契合,其核心在于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1+X”证书的认证培训与评估过程中,教师展现出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行业声望的维护,与秉持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不仅构成了德育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职业责任和相关专业领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三)“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建设长期、接地气的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在时代背景下,“1+X”证书制度可以实现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步发展与优化。另外,获取职业技能认证不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更能激励学生在道德层面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提升,同时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在当前《税务会计》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税务会计》课程思政体系重点在于培养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效地融入《税务会计》教学中,需要采取更加符合其实际情况的策略[3]。

三、基于“1+X”证书“课程思政+专业技能”一体化课程设计对策

(一)调整课程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贯穿

在“1+X”证书背景下,确保《税务会计》课程思政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科学规划课程的教授策略,教师需将育人的根本宗旨与教学素材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品德教化的双重目标,同时突出专业素养的培育与价值观的引领,确保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第一,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税务会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挖掘和丰富其内涵。在将《税务会计》与“1+X”证书体系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守法精神、爱国情感、危机意识、节俭观念、匠人精神以及正确的义利观等。为了实现与“1+X”证书体系的深度融合,教师需要加强对《税务会计》思政教育内容的关注与挖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税务会计》核心知识为主线,紧密结合“1+X”证书的评定标准,设计和安排财务监管、预算编制、财经分析等教学模块。同时教师通过模拟真实职场任务的方式,构建具有实际意义的职业情境,并在其中贯穿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匠心精神、爱国情操、法律观念和创新思维等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成为具备精神品质的优秀人才[4]。第二,根据“1+X”证书制度的改革,教学模式已发生转型,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整合竞赛与认证元素,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推行任务导向的教育策略,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法,采用项目驱动的学习模式以及运用研讨式教学技巧等。一方面,《税务会计》确立了明确的教育导向,目标在于全面强化学生在税务管理关键领域的技能,‌包括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税务筹划等。‌因此,‌税务会计的教育导向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会计处理能力、‌税法应用能力、‌税务筹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在税务会计岗位上的工作至关重要。‌可以采用实际案例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础,根据行业需求定制教学内容,推行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师生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巩固学习效果,实现教学、学习和实践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学生在税务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强调将责任感、职业理念、道德规范和风险意识等德育元素融入其中,以培育价值观和塑造思维模式为主导,包括“1+X”证书的学习、实践操作训练以及课堂教学等多个维度,实现课内外、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过“1+X”证书体系评估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凸显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在《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强调其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在“1+X”证书体系下,《税务会计》思政教育难以持续贯穿的困境,完善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5]。为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并推动学生广泛参与“挑战杯”“虚拟经商环境VBS”等教学模拟活动以及“会计职业技能”“财务会计能力”和“创新创业”等竞赛活动。通过加强课堂学习、岗位实践、竞赛活动与证书获取的深度融合,构建“以赛促学”的教育文化氛围,同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有效推动校外实训基地的蓬勃发展,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平台。同时,为加强校企联办《税务会计》课程思政教育,将优化其内容设计,深入发掘实际业务与项目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实事求是、诚信守诺、合法公平等专业态度融入其中,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边际效益,积极构建包括“共享财务云”和“智慧型财务决策”在内的先进服务体系。教师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角色扮演的互动训练方法,加深学生对于财务管理所需核心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借助实际操作训练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进而不断拓展《税务会计》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内涵与外延,全面解答并落实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议题。

(三)提升师资队伍思政水平,夯实课程思政全员育人

为确保《税务会计》课程思政工作的显著成效,需要依托具备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在《税务会计》教学中,特别是实施“1+X”证书体系的背景下,需充分利用高校及社会各界的资源优势,构建融合《税务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教师指导与导师辅导有机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应当深化自身理论知识的积淀,以树立更为坚实的学术与道德基础。其次,构建步调统一、协同奋进的课程思政教学小组,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实施。最后,高校需对《税务会计》思政教育课程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并精准实施同时规划顶层架构,推动《税务会计》思政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结论:

总之,在“1+X”证书制度的框架下推动《税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需要包含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并深入植入历史与哲学的智慧元素。通过推行“1+X证书”制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全球环境的相互关系,科学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学生应通过专业教育和获取多元技能证书,理解社会进步与历史变迁的基本原理,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方艳.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船舶职业教育,2024,12(03):8-10.

[2]程许.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1+X’综合训练”课程为例[J].汽车维修技师,2024,(10):64-66.

[3]李金秀.课程思政背景下“1+X”证书课程育人模式研究[J].大学,2024,(01):81-84.

[4]陈晓鸣,赵进.基于1+X证书制度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1):14-17.

[5]欧赵福,戴园园,刘琳静.“1+X”证书制度下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策略研究[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3,50(03):75-77.

作者简介:杨晶晶(1983-10月),民族:回族,性别:女,籍贯:陕西省榆林市,工作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税务会计 经济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20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x”证书背景下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以《税务会计》课程为例(宁教函〔2021〕147号)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