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巩梦莹
  
学术与研究
2024年43期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为此,本文探讨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旨在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与技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老年康复学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此外,本文通过构建线上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远程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为老年康复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年康复专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

引言

伴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康复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老年康复学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的评估,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来帮助老年人康复或增强身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略实践操作能力,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对于老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互联网技术驱动下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给老年康复学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下老年康复学教学的现状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老年康复学作为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互联网冲击下教学模式逐步发生改变[1]。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年康复学教学常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以课堂讲授和教材阅读为手段,使学生获得康复理论、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但该教学模式局限性明显,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对于老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教学现状出现了若干新特点。首先,互联网给老年康复学教学带来了大量的资源。借助网络,学生能方便地获得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案例和专家讲座,开阔了眼界,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互联网技术给老年康复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与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远程教学平台等,这些课程能够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增强了学习灵活性与便捷性。

但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老年康复学的教学同样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尽管互联网所提供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质量与可靠性却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其加以甄别与筛选。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教学中缺少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很难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另外,老年康复学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实践操作及技能训练要求较高。而且互联网教学通常很难提供逼真的实践环境与器材,使得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为此,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教学需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对于老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克服互联网技术局限性,建构更有效、更实用、更综合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经验的总结构建成熟度较高的课程教育体系,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良好发展,彰显现代化的教育思路。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目标

以互联网为背景,在《老年康复学》课程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资源及技术的融合,将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深度融合在一起,促进老年康复学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的提高。这种新模式实施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首先,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常常割裂,造成学生学习时理论联系实际困难。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操作,以达到深化知识理解与运用的效果。

其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老年康复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接触真实康复案例与实践环境,并开展大量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又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互联网背景下,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够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操作、进行案例分析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给未来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最终促进老年康复学教育创新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给老年康复学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教学方法与途径,促进老年康复学教育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出更多老年康复专业人才。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以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为目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老年康复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有坚实理论基础、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年康复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迎接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作出积极贡献。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线上学习平台的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线上学习平台的建设。线上学习平台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提升了学习效率[2]。

比如,可开发《老年康复学》在线学习专用平台,并在平台中建立课程视频、课件、案例分析和在线测试模块。课程视频可供专业教师记录、讲解老年康复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观看与学习。课件模块能够提供详尽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进行复习查阅,案例分析模块可精选老年康复真实案例供学生分析探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在线测试模块能够及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测试,有助于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另外,线上学习平台可设立互动交流区,学生可在此提问,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教师还能及时解答学生提问并在线指导。比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老年患者康复问题,可在互动交流区咨询老师或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增强解题能力。同时,线上学习平台也可结合移动设备开发出手机APP等,供学生更便捷地学习。如学生可利用公交车、地铁等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APP收看课程视频并在线测试,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线上学习平台的建设能够为《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丰富线上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融入虚拟仿真训练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融入,可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动手操作,增强其实践技能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3]。

比如,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老年康复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该系统可模拟老年病房、康复治疗室和社区康复中心等多种老年康复场景。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下充当康复治疗师,为虚拟老年患者提供康复评估,制订康复计划和康复治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中,学生可利用多种康复设备与手段,例如康复训练器材与理疗仪器。该系统将对病人康复效果、设备使用等信息进行处理,并依据学生操作进行相应反馈,从而使学生对康复治疗过程及疗效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实践技能,同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也能和线上学习平台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马上就能进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无缝对接。比如:学生学习了老年康复评估理论知识之后,就能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上实现老年患者虚拟康复评估,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的目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研发可为《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远程专家指导机制的设置

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远程专家指导机制,可对《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专业支撑与指导。在远程专家的指导下,学生可与更多行业专家及先进康复理念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及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邀请部分老年康复方面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和康复治疗师担任远程指导专家。他们有多种途径,如视频会议、在线答疑和电子邮件,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远程专家,得到专业意见及解决方案。同时,远程专家也可定期在线进行讲座与训练,了解老年康复领域最新动态与前沿技术。学生可通过收看在线讲座和参加互动交流来了解行业动态和开阔眼界。如专家可介绍几种新型康复治疗方法、康复设备使用技巧等,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康复知识与技术。另外,远程专家能够评估并反馈学生实践作品,如学生在完成老年康复案例分析报告或实践操作视频时,可交由远程专家评估。专家可针对学生作品提出具体评价与建议,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作品质量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可和部分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合作,请其专家担任远程指导专家。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真实临床案例及工作环境的机会,增强了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远程专家指导机制的建立可对《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与指导,促进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升。

(四)扩大实践教学基地

在互联网背景下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对构建《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实践教学基地在给学生一个真实实践环境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种类的老年康复案例及专业康复队伍。

比如,可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般老年居民数量较多,其康复服务需求也各不相同。学生可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康复评估,制订个性化康复计划和辅助康复治疗措施的落实。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及康复需求的特征,并学习与老年人及家庭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配合专业康复医院,康复医院配备有先进康复设备、专业康复医疗团队,学生可在此观察、参与复杂病例的康复救治过程。例如,对于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学生可借鉴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这样一个多专业团队合作的康复模式。通过康复医院实习,学生可以接触最前沿的康复技术与理念,提升专业水平。另外,可联合养老机构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养老机构老年人多需长期接受康复护理,学生可通过养老机构了解老年康复护理技巧与方法,主要包括帮助老年人开展日常生活活动及防止并发症。同时,学生可参加养老机构举办的健康讲座、康复活动等,对老年人进行康复知识普及、健康指导等。

(五)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实施,是互联网背景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在《老年康复学》教学中的一项创新之举。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可以给学生带来个性化学习体验,有效地辅助教学。

比如,可以利用智能康复评估系统,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及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学生可利用智能康复评估系统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订康复计划。同时,该系统可提供评估报告及数据分析等信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老年患者康复需求及进展。所述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虚拟康复训练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出多种康复训练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康复训练操作。比如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学生可通过虚拟康复训练平台完成平衡训练和步态辅助训练,该平台能够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实时反馈与辅导,有利于学生康复训练效果的提升。另外,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能够具备智能答疑、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可通过智能答疑系统及时得到答案。该系统也能对学生学习进度及掌握情况进行追踪,并对老师进行教学反馈,以方便老师对教学策略及内容进行调整。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也可结合线上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比如学生在线学习、虚拟仿真实训结束之后,可借助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来复习、巩固,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对《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互联网资源及技术的融合,将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促进老年康复学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的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模式有望在老年康复学教育方面带来更大的革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波.OBE理念在老年康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22):55-58.

[2]印东艳,王英,张景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老年康复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05):37-39+54.

[3]印东艳,王英.小班授课模式在老年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23(05):143-145.

此文系课题论文,课题题目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康复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项目编码:QZY[2024]XJKT0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