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工商管理视角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专业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需从传统模式向创新型模式转型。本文结合工商管理学科特点,构建以专业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提出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意识激发等策略路径,探索工商管理教育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强化校企合作与跨学科整合,旨在培养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型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培养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商管理教育作为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表现为课程内容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师资经验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模式创新,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学术界与实践领域的核心议题。本研究旨在从工商管理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专业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与企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工商管理视角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框架
(一)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的人才。在工商管理领域,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基础理论,以及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等前沿知识。(2)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识别商业机会,并制定有效的商业策略。(3)卓越的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目标,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潜能,并有效应对各种挑战。(4)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开拓创新。
(二)工商管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工商管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商管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训练,为其未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工商管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工商管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并具备社会责任感。工商管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才华。
(三)理论框架的三大支柱
基于对创新型人才内涵和特征的分析,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工商管理视角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框架。该框架包括三个核心要素: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
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前沿知识,创新管理、创业管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跨学科知识,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信息技术等。
能力结构包括分析决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并协调各方利益;团队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并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潜能;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识别商业机会,并制定有效的商业策略,将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
素质要求包括创新精神,具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开拓创新;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致力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国际视野,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才华。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已成为高校和企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有效的专业技能提升策略至关重要。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现状与问题
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适应职场需求。工商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加快,但高校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一些新兴领域,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尚未纳入课程体系,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但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和资源。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商业环境体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前沿课程,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模拟决策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跨学科课程,开设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的机会,使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开展模拟实训,利用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决策和实践,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组织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在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推进产学研协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联盟,建立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联盟,整合资源,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亟需探索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创新创业能力是指个体或团队在创新思维指导下,识别商业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并实现商业化的能力。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指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更受企业青睐,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促进职业发展是指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职业目标。推动社会进步是指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和创新者,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
许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实际行动。高校缺乏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创业体验,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高校缺乏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导师,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创新创业项目难以落地。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1)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管理、创业融资、商业模式设计等课程,系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举办创新创业讲座,邀请成功企业家、投资人等分享创业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商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想法付诸实践。
(2)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办公空间、资金支持、创业指导等资源,帮助学生将创业想法转化为现实。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风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组织创业沙龙,定期组织创业沙龙,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
(3)建设导师制度。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导师,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经验分享、资源对接等指导。建立创业导师库,建立涵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创业导师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一对一辅导,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从工商管理视角出发,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关注专业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构建了基于工商管理视角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框架,提出了专业技能提升策略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工商管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和产学研协同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策略,而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实践平台搭建和导师制度建设则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国际化培养模式以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以不断完善工商管理视角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贺铭, 赵春蕾, 李圣状. 数智化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J]. 就业与保障, 2024(08): 124-126.
[2]李旅军.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24(04): 23-26.
[3]徐鹏, 白贵玉. 人工智能时代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8(06): 22-28.
[4]刘晏男, 张家旗, 李锐杰, 关小克, 郝宏杰. 高校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 6(21): 69-71.
[5]王鉴雪, 孙双霞.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01): 99-103.
[6]陈春茹.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17): 210-211.
[7]郜翔.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18): 79-80.
[8]魏华飞, 陈俊, 张瑞, 马文彬.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默会知识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 12(02): 24-3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专创融合、思创一体”的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GA402)。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区域经济视角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ZJY3008)。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B287)。
作者简介:黄启新(198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发展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