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及现实意义

晏丹
  
学术与研究
2025年3期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 615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及其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阐述了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了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协同机制等实践路径,并论述了其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现实意义;立德树人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分析其现实意义,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实践路径,并深入探讨了其对教师、学生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育过程。其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等方面。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和长期性特征,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一些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偏向业务而轻政治。其次,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教师多样化需求。再次,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有效激励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亟需探索新的实践路径。

二、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首先完善制度体系是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制定明确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标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全面深入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等系列活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讲好“我身边好教师”的故事,以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为榜样,激发更多的基层教师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热情,推动中小学教师找准价值坐标,增强思想政治观念,积聚强大正能量。

其次创新教育方法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教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将理论学习所得与自身实践体验相结合,深化教育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参与度。目前中小学各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在学科基本内容背后均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小学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是学科的核心和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抽离和挖掘学科思政资源,同时要结合德育的重要作用,包括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等,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程基本思想政治功能同向而行。各个学校也应该引导教师因地制宜设计具有自主特色并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现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互联网+思政课程,提高思政课程数字化水平,一批目标导向明确、思想政治深刻、形式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学校还可以结合党中央大政方针倡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通过一百多年的辉煌党史创建积极向上、立场鲜明、刻苦耐劳、努力奋斗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学生科学评价体系机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最后构建协同机制是推进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教育,强化家长科学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争取家长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教育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鼓励支持子女积极参加有益社会实践活动。

三、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和职业使命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其次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论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协同机制等实践路径,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李静怡.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 教育研究, 2023, 44(5): 78-85.

[2] 王立新, 陈思远.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 38(3): 112-118.

[3] 刘红梅, 赵文博.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45-51.

[4] 孙建国, 黄雅琳. 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 34(4): 67-73.

[5] 林晓峰, 郑美玲.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J]. 教育科学, 2023, 39(1): 89-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