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

于新宇
  
学术与研究
2025年4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县高级中学 155800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生物教学与高考要求存在脱节,难以有效提升学生此项能力。教学实践偏离新高考评价体系导向,对学生综合素养考查不足,知识运用场景单一,学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束手无策。本研究聚焦于此,剖析现存问题,探索针对性策略。本文借“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章节开展探究项目,提升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依托,创设情境化教学,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运用本领,助力学生在高考生物中脱颖而出,提升生物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

1.引言

高中生物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高考评价体系的革新,对学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生物教学现状堪忧。传统课堂侧重于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与实践应用机会。教学内容与高考考查方向契合度不高,在考查学生思维深度、知识综合运用等方面存在短板。面对日益灵活多变的高考生物试题,学生往往难以应对。深入探究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优化教学路径,让生物教学精准对接高考需求,对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具有紧迫且重大的意义。

2.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的意义

高考评价体系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架构,“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核心功能;“四层”涵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指向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这为高中生物教学勾勒出清晰能力培养蓝图,为适应高考选拔人才要求,新高考生物试题愈发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良好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斩获高分,助力学科素养提升。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节为例,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遗传病发病机制,尝试提出防治策略,在此过程中,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深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提升生物学学科素养。为未来专业学习奠基。当学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技巧,在后续大学生物学相关专业学习中,面对复杂科研问题,能迅速厘清思路,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方案,开启生物学学习进阶之路。

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的问题

3.1 情境教学运用不足

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如“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节中,教师在讲解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时,仅照本宣科讲解概念、原因与影响,未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未引入癌症发病与基因突变关联案例,学生难以理解基因突变在现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课堂缺乏模拟真实科研场景,让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如何诱发基因突变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将抽象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种枯燥教学,使学生面对新高考中以基因测序、遗传咨询等为情境的试题时,缺乏解题思路,难以调动知识储备,无法有效解决问题,难以适应高考对情境化考查的趋势。

3.2 知识体系构建零散

不少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时,忽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以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在讲解细胞器功能时,孤立传授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知识,未引导学生梳理各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关系,如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如何协同供能;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时,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何分工合作。学生缺乏整体认知,知识碎片化。在高考综合题考查细胞代谢全过程时,学生无法迅速整合知识,厘清各环节联系,出现思路混乱、答题不完整情况。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阻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深入理解,削弱问题解决的知识支撑,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生物学问题。

4.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的对策

4.1 强化情境创设,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应强化情境创设,以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为例,开展“基因侦探”项目。教师先抛出案例:某家族多人患罕见遗传病,家族遗传图谱显示特定遗传模式。学生分组扮演基因侦探,第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常见遗传病致病基因及突变类型;第二步,依据所学基因突变知识,分析该遗传病可能的基因突变位点,设计简单基因检测方案,如提取患者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关基因片段,通过电泳观察条带差异判断突变情况;第三步,探讨防治策略,从基因治疗、遗传咨询等角度提出建议。

在项目实施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对基因突变影响,让学生查找相关科研论文,置身真实科研情境。项目结束后,组织汇报交流,分享成果与困惑。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基因突变知识,更能在高考类似情境题中,迅速洞察考点调用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高考生物实战赋能。

4.2 引导体系构建,夯实知识根基

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至关重要。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教师开展“细胞工厂之旅”活动。将细胞类比为工厂,细胞器是工厂各车间,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引导学生走进 “细胞核车间”,了解其作为遗传信息库,如何指挥生产,即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胞生命活动。来到 “线粒体车间”,探究其如何像发电厂为细胞供能,在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具体作用。

聚焦“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车间”,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流程,从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起始,到内质网加工、运输,再到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包装、分泌。学生全程绘制流程图,标注各环节关键物质与能量变化。教师定期组织知识拼图竞赛,打乱细胞器知识卡片,让学生限时拼凑完整知识体系。通过这样趣味活动,学生夯实细胞结构知识根基,在高考考查细胞综合功能时,能迅速调动知识,精准答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5.结束语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培养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解决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虽当前面临情境教学缺失、知识体系零散等困境,但通过精准施策,有望突破。教师作为引路人,需紧扣高考脉搏,挖掘教材精髓,强化情境教学,引导知识构建。随着生物科技迅猛发展、高考改革持续深化,生物教学将迎来更多机遇,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为学生打造优质生物学习环境,助力其在高考中绽放光芒,为未来生物学专业学习乃至科研创新筑牢根基,书写高中生物教育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刘业炜.高考评价体系下生物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 2023(14):14-16.DOI:10.3969/j.issn.1005-2259.2023.14.006.

[2] 王学军.优化教学策略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生物学教学策略的转变[J].陕西教育:教学, 2023(7):23-24.

[3] 曾莹,刘宝芫,潘阳.高考评价体系下生物学因果关系题的考查及解题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22(24):75-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