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面向新时代的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后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又提出了创新模式的探索方向,包括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等。
关键词:工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代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当前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的冲突
在工程企业中,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而当今部分新生代员工可能更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导致价值取向的不一致。企业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忽视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造成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二)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当前,许多工程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难以吸引员工特别是新生代员工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教育方式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内容与员工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员工学习动力不足。教育形式过于刻板,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员工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思政教育与企业实际运营脱节,未能与企业管理、业务发展等紧密结合,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问题导致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够
在许多工程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工作领域,缺乏有机融合和协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偏重于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外在表现,而思政教育则侧重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两者未能形成有机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活动往往是分开进行的,未能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降低了整体效果。
三、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深入挖掘工程行业的精神内核,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需求,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企业愿景和使命,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注重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文化,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文化传播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实现企业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二)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高参与度
采用“互联网+”思维,开发线上学习平台和移动端应用,实现思政教育的碎片化、个性化和互动化,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组织主题文化活动,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在教育内容上,应注重与企业实际和员工需求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管理等方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导师制”或“师徒制”,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在企业战略层面明确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的统一目标,将两者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中,成立专门的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小组,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内容设计上,应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活动开展上,设计融合性项目,建立统一的文化传播平台,展示企业文化和思政教育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将企业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员工考核和晋升的重要指标,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开展“文化大使”和“思政骨干”的双向培养计划,打造一支既懂企业文化又精通思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也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未来,建筑工程企业应持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企业、员工、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雪莲.新时期国有建筑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区域治理,2023(14):0254-0256.
[2]杨露,罗明飞.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3.
凌灿,出生于1972年1月,男,汉族,湖南衡阳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