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一站式”社区场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践创新路径探索

刘铮
  
学术与研究
2025年26期
白城师范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一站式”社区场景中,辅导员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在“一站式”社区场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旨在通过具体实践路径的探索,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文章从“一站式”社区的功能定位、辅导员角色转变以及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入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一站式社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和实施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一站式”社区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载体和实践平台。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角色,其在“一站式”社区中的实践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一站式”社区的特点出发,探讨辅导员如何创新思政教育的路径,并提出一系列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策略。

一、“一站式”社区场景下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1. “一站式”社区的功能与特点分析

“一站式”社区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教育平台,集合了学生服务、心理辅导、学术支持等多项功能。该模式通过将多种资源整合进一个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集中的空间内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与传统的分散式服务模式相比,“一站式”社区能够通过高效的信息流转和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在一些高校中,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学术辅导、职业规划、心理疏导等任务。这种整合式服务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随时获得所需的帮助与资源,提升了教育服务的便利性与综合性。例如,部分高校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学生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更新服务内容,导致一些教育资源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现状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等。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也扮演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然而,当前的思政教育实践中,辅导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随着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及思想观念的复杂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许多辅导员依旧沿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育内容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

3. 持续优化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困境

虽然“一站式”社区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服务平台,但思政教育在这一平台中的实施依然面临不少困境。首先,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尤其是在网络文化和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认同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辅导员往往难以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尤其在个性化教育上存在不足。其次,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和工具未能及时更新,导致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维深度。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致使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一站式”社区场景下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1. 辅导员角色转型与多功能化

辅导员在“一站式”社区场景中,肩负的任务不仅限于学生管理与日常事务处理,思政教育成为其重要职责之一。辅导员角色的转型是实现思政教育创新的基础。在传统模式中,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而在“一站式”社区模式下,辅导员的职能更加多样化。辅导员既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责任,又需要提供学术辅导、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转变为“全能型”教育者,辅导员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

2. 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在“一站式”社区中,辅导员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依赖于讲授式课堂,这种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此,辅导员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思想发展。例如,某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案例结合,特别是在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方面,辅导员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理解和践行思政教育。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体会到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念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现实感和可操作性。

3. 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与互动性提升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辅导员应积极探索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与互动性提升。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性与思考性。为突破这一局限,辅导员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某校辅导员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智慧校园”平台与社交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在“智慧校园”平台上,辅导员通过线上问答、专题讨论等形式,增加学生与思政内容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在课外时间参与思政教育的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辅导员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思政教育相关的文章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论

在“一站式”社区场景下,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路径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角色转型,辅导员不仅承担管理责任,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和多功能服务的提供者。这一转型使得思政教育能够更全面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有效突破,辅导员通过结合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了思政教育的现实性与互动性,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明.(2021)《“一站式”社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索》. 教育教学研究, 34(2), 112-118.

[2]李红.(2020)《辅导员在“一站式”社区思政教育中的角色与实践》. 高等教育与管理, 26(4), 56-61.

[3]张婷.(2022)《思政教育内容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8(3), 93-99.

[4]陈强.(2021)《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多元化路径探讨》. 当代教育论坛, 19(5), 101-107.

课题号:2025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