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本篇论文讨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和改革问题。首先,我们对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概述,指出其特点和优势。然后,我们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学生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接着,我们从各个方面讨论了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改革方向。最后,我们总结了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改革,指出只有全面深入地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该论文对于推进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经管专业;评价体系
一、绪论
产教融合是一种将教育机构与产业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经济和管理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解决当前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当下培养模式现状和问题
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产业界的实践经验、技术需求、市场信息等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管理领域,产教融合模式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国内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开始采取基于产教融合的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国内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将企业资源、行业需求、市场信息等融入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培养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
2.实践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还体现在实践教学模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实验教学外,经管类专业还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实践,接触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更深度的产教融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合作联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活动。该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国内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其特点包括市场导向、产业适应性、资源共享和持续更新等。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师资力量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2.企业资源不足
在与企业合作时,学校可能会遇到企业资源不足的问题。一些企业可能不具备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的能力,这将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3.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企业对教学质量的不重视和监督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4.学生职业素养不足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可能会忽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这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5.缺乏全局性规划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育部门、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但是缺乏全局性规划,可能导致不同地区和学校实践效果不同,甚至存在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问题。
四、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指标需:
1.定义评价指标:需要明确评价体系中所包含的指标,例如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和教学改进等方面。这些指标需要与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相符合,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2.确定评价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实践报告、作业评定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3.确定评价周期:评价周期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根据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周期。例如,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素质评价可以在学生毕业前进行一次。
4.整合评价结果:评价体系需要将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改进建议。评价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能够及时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5.持续改进: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求。同时,需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和落实,促进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时,还需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教育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以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做出贡献。
五、改革的建议
基于构建的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评价体系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进行改革。
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和项目,如企业实践课程、案例分析课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实践技能和方法。可以尝试应引入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在线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能力。最后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增加专业课程与实际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这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
2.企业实践环节
企业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产业实际情况,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在评价体系中,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应建立更紧密的产教合作关系,增加企业实践环节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同时,应加强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评估,确保实践基地的质量和效果。设立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实践任务和考核方式:在实践任务和考核方式方面,应设立更加合理和科学的任务和考核方式,提高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应根据实践任务和考核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3.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对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加强教师的师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和研究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和表彰优秀的教师,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际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
4.学生能力培养
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任务的机会和数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最后应当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划等,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实践环节的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学生能力培养的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资源共享和优化等方面。只有全面深入地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家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思考[J],职教论坛,2015,23(4):109-114.
[2]张 弛,张 磊,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27):34-39.
[3]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理事会秘书处,人力资本投资与发展方式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陈秀琴,探究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模式[J],高职教育,2013,21(11):229-230+265.
课题来源: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SXHLX178
2022年度郑州科技学院教改研究项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JDZ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