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闭症儿童教育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与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及生活照顾等方面的辅助治疗行为。如何提升其有效性则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来研究并探索有效措施以实现自闭症儿童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自闭症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然后通过从家庭、家庭、环境、专业人员、政策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士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问题,使自闭症儿童尽可能地与所有其他孩子一样共享生命的发展权和教育权,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有效性;策略
一、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
1.社交困难, 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
自闭症儿童大多喜欢独处,不善于同别人交流沟通,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也很少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孤独症症状,出现自闭、孤独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而且自闭症儿童不愿意说话,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是通过肢体或者眼神表达。班级组织的游戏活动也不会主动参与。
2.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出这样那样刻板的行为或者刻板动作
自闭症儿童会重复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重复说一句话、讲一个故事、读一本绘本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这种做法恰恰符合自闭症孩子的性格特征:孤僻、内向、缺乏社交经验、没有安全感等特点。所以自闭症儿童要想获得正常生活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为数不少的自闭症儿童对感觉的敏感性与普通人不同
自闭症儿童对某种事物感知比较敏锐,他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一些自己无法适应的状况或行为模式,比如恐惧、焦虑等,进而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可能会受到某种声音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焦虑,心理甚至出现自闭现象。
二、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建立及早干预机制,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自闭症这种症状并没有特殊的预防办法,只能通过早期干预来降低其发生率,使之得到控制和缓解。而且要进行科学的干预,越早干预越好,因为只有尽早干预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复发,为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该将早期介入作为一种重要手段。政府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大力的宣传,提高社会对该病的了解程度,使广大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特别是使自闭症患儿的父母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患了自闭症,并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同时,政府应将自闭症早期筛查纳入公共卫生范畴,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医疗服务流程,建立专门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对早期自闭症进行检测和筛查,及早发现早期自闭症患儿,保证0~3岁患儿病患得到早期发现和早期介入,进而抓住教育康复的关键期,积极采取康复治疗措施。
2.完善家庭支持,泛化能力、长远发展
家庭作为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主要支持系统,其父母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情况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帮助,使之获得良好发育机会,同时也应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因过度关注而产生焦虑情绪,又可增强他们自信心。还可促进自闭症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如果家长能够调整心态积极地配合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那么其康复效果将事半功倍,并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建融合接纳的环境,重视人文关怀、彼此理解认同
教育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在人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亦不例外,因为绝大部分儿童都有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参与教育活动,因此更加需要来自环境的有效,综合和广泛支持。而有效的环境主体为人,主要有行政领导,老师,伙伴,社区居民,患儿及普通儿童父母。其对待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是促进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扶持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从这些环境中接受主体,能给自闭症儿童带来心理支持和归属感。只有在生活或者学习环境中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关爱与关注,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其关心和帮助,从而激发孤独症孩子们的内在潜能,使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有效性得到提升。
4.优化政策服务供给体系,加强配套、完善保障
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政策支持还处于发展初期,针对性政策缺位或覆盖面窄,导致自闭症儿童政策服务不到位,使得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康复训练缺乏政策支撑,难有实质性进展。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在自闭症儿童政策上下功夫,通过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及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来推动自闭症儿童早期教育康复训练工作开展,切实为自闭症儿童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同时应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并逐步实现专业化管理,使自闭症儿童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和康复,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强化跨部门服务协调机制,协同合作、整合资源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的有效性仅仅依靠某一方来进行,是难以形成合力的,必须要加强多方协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为此,各有关方面应当建立起跨职能联合办公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与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要加强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协调各种资源,经常配合举办多项活动,切实促进患儿融合,教育与康复,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早日与正常儿童一样,融入社会生活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是比较特殊的,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使他们与所有其他孩子一样共享着生命的发展权和教育权。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保护与干预力度,加大对于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事业的投入,使自闭症儿童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逐渐摆脱孤独与无助,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刘金荣.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0):3.
[2]张杰.自我监控策略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社会交往能力研究——以3-6岁轻度自闭症儿童的实验为例[J].教育探索,2019(5):4.
[3]张巧.我国自闭症障碍儿童康复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000(002):67-69.
[4]王本强.家校合作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影响及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