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联合教研视角下,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马丽
  
学术与研究
2023年14期
博乐市第六中学 833400

摘要:目前,幼小衔接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对如何将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其贯彻于幼儿园的全过程,融入到幼儿园的每一个日常活动中,使儿童能够在幼儿园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最终使儿童能够“水到渠成”地步入小学。

关键词:联合教研;幼小衔接;小学数学;实践研究

1、园校联合教研

联合区域内小学建立幼小衔接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在大班、一年级儿童特点剖析,幼小衔接课程、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交流。组织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走进小学进行幼小衔接专题研讨,参加幼小衔接人员从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拓展到幼儿园中小班和小学高年级教师;研讨内容从小学零起点教学到幼儿园全面做好学校教育的准备和奠基工作,对所涉及的德智体美劳、学习生活评价等各项工作进行深度交流,形成共识,每学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重点研讨,自2019年至今先后就“小学阶段零起点教学”“幼小阶段家长特点分析”“数学学科系统衔接”“双向衔接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度交流,通过同课异构、课堂观摩等实践方式将校、园双方思想统一到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这条战线上,健全幼、小联合教研制度,引导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转变,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2、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数学教学模式差异性

2.1.小学更加重视知识,幼儿园更加重视兴趣

与幼儿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理解,实现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目标是: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联系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幼儿园孩子的数学思维才刚刚开始萌发。所以幼儿园数学教学侧重于启蒙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后,小学数学教学才能更侧重于数学的逻辑性,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2.小学更加系统理论化,幼儿园更加基础简单化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内容有重合性,比如数的认识与运用、图形与几何等等教学内容。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相对基础,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基本知识,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深更细,思考更多,知识更多,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架构有更好的认知。

2.3.小学强调课堂教学,幼儿园重视游戏体验教学

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技能,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喜欢课堂上的游戏教学。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时通常以课堂教学知识为核心,更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在学数学的时候,幼儿园教师会给孩子准备游戏或者儿歌,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例如数字儿歌:1像羽毛,2像天鹅,3像耳朵,4像镰刀,5像鱼钩等等。小学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授学生理论内容。关于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幼儿园的作业一般是口头或互动游戏作业,小学课后巩固作业大部分是书面作业。

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优化的策略

3.1.强化沟通,增强对问题的认识

由于小学的学习模式较快,刚升入小学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因此,一年级数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幼升小的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完善幼小衔接过程,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同学,实施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应安排学生在课前与自己进行一对一的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然后调整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教师不可小看一对一谈话,虽然面谈时间可能很短,但以教师的经验,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大致性格和素质。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内容,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早日进入小学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维的建设。如果教师想尽快地实现幼小衔接,让学生摆脱幼儿园的学习方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学生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尽快适应小学教育学习模式。

3.2.激发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

进入小学的学生大多年纪较小,身心懵懂,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细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加入动画、游戏、玩具等学生喜欢的东西来吸引学生,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拿出他们喜欢的玩具,帮助小学生理解图形,完成教程。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图形的学习与手工课联系起来,教学生根据数学书上的图形进行裁剪,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并专注于数学课程。

按照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习惯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并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中培养对数学的全新理解。让学生专心上课,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很快得到发展,因为40分钟的课程都是精华,只要学生认真听讲,就能省去很多思考时间。

3.3.改革教育方法,充实教育内容

教师要敢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理解速度,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放弃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从小接触新鲜事物,认知能力比以前的学生要强。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但这些方法的使用很容易导致学生感到枯燥,无法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策略,拓展教学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家长、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老师和家长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让家长能够为老师分担一部分的压力,老师也要为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数学学习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重要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老师要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技能的培养与形成进行高度的重视,让小学生更快地养成数学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数学学科的终生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金丽.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31-32.

[2]包瑞黎.减轻“幼小衔接”坡度,开展多元化数学活动[J].科幻画报,2021,(05):228+2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