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

孟朝
  
学术与研究
2023年15期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力求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公平化。但是,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异与科技差异。因此,在某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现今,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中,这样的差距将会不断缩减,甚至最终能够达到彻底消除。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时的传递到偏远地区,让当地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启迪,从而享有与城市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化的有效落实,为全国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铺垫。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探索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开展策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乡村教育振兴;助力策略

一、乡村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提高乡村学生信息素养。相比于城市的学生,乡村的学生所具备的信息素养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如果乡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这一方面的培养,也将会使他们逐渐淹没在新时代的浪潮之中。2.提高乡教师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乡村教育工作者往往走在最末端,有的时候甚至是教育已经进行了下一次的改革,而乡村教育工作者采用上上一次改革的理念与方法。甚至偏远地区的教师都没有参与过教育改革工作,一直都运用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效率。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后,乡村教师获得了及时参与改革的珍贵机会。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

1.重视精准帮扶。(1)强化教师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直都是国之根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动力。而要想有效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在乡村教育中,教师的能力相比于城市,一直都较弱。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一差距将会逐渐缩小。首先,可以通过慕课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储备。慕课是一个资源丰富、内容多样的教育教学平台。通过在慕课平台共享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等内容,可以让乡村教师足不出户的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从而为其知识储备的提升提供支持。(2)助力贫困学生。在乡村教育事业中,要想有效的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扶贫。乡村的贫困学生可以分为家庭贫困与学生贫困两种。在以往,教师并不容易发现哪些学生上不起学,可能会一直到学生辍学的才会发现。而通过信息化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有效的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让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的学生,能够及时的得到政府的资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坐在课堂中学习知识的机会。而对于学习贫困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其的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中,逐渐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3)辅助家庭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还是家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家校通力合作,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支持。但是,从以往的教育调查来看,很多乡村地区的教育重担,往往都落在了教师的身上,乡村家长并不是想当“甩手掌柜”,而是他们也没有多少文化基础,且对教育基本一无所知。

2.创新方式方法。(1)构建校本资源。一直以来,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让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止步不前。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下,乡村学校迎来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但是,要想有效的进行资源利用,就首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并合理的转化为适合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校本资源,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信息化教育教学平台中,共享着很多国家级、省级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乡村教育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选择与运用的时候,要基于本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革新。在构建了校本数字资源之后,可以让教师在运用资源的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同时,在将数字资源校本化之后,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储备,让教师能够快速选取与运用,避免了由于网络等因素而造成的资源无法使用的情况。(2)开展双师课堂。①乡村学校可以实现“中心学校一带多”的模式,进行在线同步直播的双师课堂形式。通过中心学校制定课表、课程等内容,其他乡村学校以此为依据进行同步直播的准备。在中心学校直播开展前,其他乡村学校先进行播前准备,如调整好直播设备、调动好学生的学习情绪等等。在中心学校直播开始的之后,跟随着直播中的教师,一起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直播之后,再由乡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帮助与总结,之后再与中心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探讨。②乡村学校还可以运用异步录播的模式,通过将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播放为学生看,来实现双师课堂的构建。3.优化学生管理。首先,乡村学校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继续了解与掌握,对于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的档案建立,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乡村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与存档。这样,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流动、辍学等情况进行掌握与了解。

三、结语

鉴于乡村经济等方面的限制,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太乐观。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下,这一限制得到了有效的解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不断的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的学习,在获得自我提升与突破的过程中,也为乡村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而乡村学生则可以在双师课堂等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效率,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3):69-74.

[2]何易立.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6):67-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