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1+X证书制度简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的课证融通
摘要: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发展形式,为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创新与转型提供了技术与方向。电子商务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体现,该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用户、商业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了行业资源的共享。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对综合性电子商务人才、专业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给中职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在中职院校融合1+X证书制度,建立课证融通的专业与课程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提升电子商务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深入挖掘电子数据信息的商业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本文将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入手,分析1+X证书制度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教学;电子商务专业;数据分析;教学策略
引言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当前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数据分析人才的真正需求,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1+X证书制度,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内容与证书制度联合起来,践行课证融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加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内容,着重提升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鼓励中职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尝试专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更快地融入电子商务岗位。
一、1+X证书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新阶段,不同产业、企业对技术性、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对国内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国务院在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程。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和指导,旨在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扩大职业教育范畴,将职业教育与职业证书结合起来,提升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培养出具备较高专业性、实践性、岗位适应度的职业人才。
“1+X”证书制度中的1代表学历证书,X则代表多个职业、专业证书。因此“1+X”证书制度的特点可总结为职业性、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其倡导中职院校从专业教育改革做起,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及其所需专业证书的了解,通过竞赛、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职业证书考核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利用职业证书补充和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打开中职院校就业发展的新局面[1]。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据调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方向:电子商务基本应用能力、商务礼仪、商务客服、电子商务营销、网店经营等,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电子商务技术员、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等。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数据地位与应用价值的提升,信息技术为海量数据的存放、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人们上网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成为了企业营销的重要资源,这也是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中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优化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设置,提升数据分析人才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开展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改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据分析专业人才[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均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难以落实课证融通。当前部分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延续了普高的基础课,同时增加了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以上课程理论性过强,与职业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考核目标存在偏差。还有的中职学校则直接照搬本科、大专的电子商务课程,增加了网页设计、数据库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实践课程,这样的课程难度过大,并不适合中职学生。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始终缺乏统一的标准,再加上课程专业性、针对性不佳,师资力量薄弱,中职学生很难在中职学习阶段完成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3]。
三、课证融通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证融通的概念和意义
课证融通是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践性策略,即在专业教学中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涉及的理论知识、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等内容,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真正落实1+X证书制度,让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多个职业资格或等级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各企业对优秀职业人才的需求。“课证融通”需要职业院校、教师、学生的通力配合,职业院校应为师生提供资源和平台,教务研讨教师则需深入分析各专业对应职业所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类型、考核标准、考核内容等,最后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规划等提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案,深化1+X人才培养,不断完善、补充职业证书教育内容,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能力[4]。
(二)课证融通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重构课程内容,融通职业标准
课证融通的首要环节即对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岗位需求、能力、职业证书的分析,教师应以数字经济市场调研结果为基础,了解各企业数据分析部门的建立情况、岗位职责,深入剖析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相关的资格证考核内容,将这部分考核内容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促使中职电子商务课程内容教学更具实际意义,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和对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的需求,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以数据分析员为例,教学中应重视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采集、数据监控等内容的教学,提升学生分析数据、监测运营数据、制作数据报表的能力,并给学生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将所学内容更好的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水平的提升。
2.创新教学模式,融通能力培养
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对于课证融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院校应落实1+X证书制度融合培养要求,将资格证书考点与课程知识点一一对应,根据资格证考核技能要求对接实训项目,成立实训基地,以任务为导向,给予学生实践探索和专业学习的机会,采取1+X模拟系统演练的方法实现1+X书证融通教育,促进中职生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和企业对接,给中职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让学生真正了解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操作流程,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掌握更多的数据分析方法,了解电子商务发展。以数据分析员为例,教师应调查了解其具体的业务项目,以1+X证书制度考核内容为依托,将其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线上模拟教学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教育展示效果,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边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综合应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5]。
四、结语
综上,作为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主体,各中职学校应立足于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明确1+X证书制度的意义,将1+X证书制度融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调整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主动考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培军.“1+X”证书制度下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效途径——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0):167-169.
[2]康燕燕.“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2,24(08):131-133.
[3]方晶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6):101-102.
[4]杨进军,周艳丽.试探1+X证书实施过程中的课证融合教学——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为例[J].山西青年,2021,(22):136-137.
[5]曾淑云,林碧坤.1+X证书制度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课证融通模式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5):70-71+75.
基金项目:2021年3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电商数据分析课程整合探索与研究(编号:202103Z13)。
作者简介:谢小容(1976.6-)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大学本科,计算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数据分析,网店运营,直播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