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徐楚蕾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3年27期
浙江金诚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创新,为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BIM技术的可视化、信息整合、实时更新和模拟分析功能,极大提升了工程量清单的自动生成、造价估算、变更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北京城建科技大厦项目作为案例,展示了BIM技术在各阶段的应用,实现了成本控制、风险降低和决策优化。研究表明,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风险和争议,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BIM技术;造价管理;工程量清单;风险管理;建设工程

引言: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应用标志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新篇章。BIM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提高了设计与施工的效率,还改善了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的精确度。随着建筑项目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面临诸多挑战。BIM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在提高数据准确性、促进跨专业协作以及优化项目决策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因此,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当代建筑行业的核心创新。这项技术通过创建建筑物的数字信息模型,实现了对建筑项目的全方位管理。它的特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阐述。首先,BIM技术具有高度的可视化特点。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设计。这种可视化不仅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而且还能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客户和利益相关者,从而促进沟通和决策。其次,BIM技术具备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在BIM环境中,建筑的各个方面如结构、电气、管道和通风等系统都被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这种整合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增强了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助于避免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冲突[1]。再者,BIM技术支持实时的数据更新和共享。在项目进程中,任何设计更改都会即时反映在BIM模型中,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能访问最新的项目信息。这种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对于保持项目进度和预算控制至关重要。最后,BIM技术还具有模拟和分析的功能。借助BIM,专业人员能够模拟建筑的能源效率、光照情况、热动力学性能等,这有助于在建筑设计阶段就优化建筑的性能。此外,通过对建筑生命周期的分析,BIM还能帮助预测和规划维护和运营成本,实现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一)BIM在工程量清单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量清单自动生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传统的工程量清单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动测量和计算来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这个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而BIM技术的应用则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使用BIM模型,工程量清单的生成变得自动化和精确。BIM模型包含了建筑项目的全部细节,包括材料、尺寸、位置等信息。当模型被创建或更新时,这些信息可以被直接用来计算材料的数量和成本。这种自动化过程减少了人工输入的错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BIM模型的动态特性使得工程量清单能够实时更新。在建筑设计阶段,任何设计的变更都会立即反映在模型中,相应地,工程量清单也会自动更新以反映这些变更。这意味着项目团队始终可以访问最新的、准确的工程量数据,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时间。BIM在工程量清单自动生成中的应用还提高了项目的透明度。利益相关者,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客户,都可以通过BIM模型直观地看到项目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应的成本。这种透明度有助于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2]。

(二)BIM在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造价估算中的应用为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项技术使得造价估算不仅更加精准,而且流程更为高效。在BIM环境下,造价估算是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分析来完成的。BIM模型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如材料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建筑元素的尺寸等。这些信息直接关联到造价估算,因为它们是成本计算的基础。与传统方法相比,BIM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数据,从而确保了估算的准确性。此外,由于BIM模型是动态的,任何设计的更改都会即时反映在模型中。这意味着造价估算可以实时更新,以反映设计变更对成本的影响。这种灵活性是传统造价估算方法难以实现的,它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管理的适应性和效率。BIM还支持多维造价估算。除了直接成本之外,BIM允许进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包括维护、运营和废弃阶段的成本。这为项目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成本视角,有助于优化设计,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经济性[3]。通过BIM技术,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成本影响。模型中的数据可以用来生成详细的成本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总成本,还细分了不同建筑元素和阶段的成本。这种详细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更好的成本控制和项目决策。

(三)BIM在变更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变更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建筑项目的适应性和效率。建筑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面临变更,这些变更可能源于设计调整、客户需求或现场条件的变化。在BIM环境中,对这些变更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系统。使用BIM模型,项目团队可以轻松识别和评估设计变更的影响。当设计发生变化时,这些变更会立即在模型中反映出来,允许相关人员快速评估变更对项目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成本、时间表和资源需求。这种快速响应能力是传统变更管理方法难以比拟的。BIM还支持更好的沟通和协调,这对于有效管理变更至关重要。变更信息可以通过BIM模型与所有项目参与者共享,确保每个人都基于最新的信息做出决策。这种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了误解和错误,提高了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4]。BIM技术通过提供详尽的记录和追踪功能,增强了变更管理的透明度。每一次设计的更改都可以在模型中被详细记录,包括变更的时间、原因和影响。这种记录对于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和后期评估至关重要。BIM还使得变更分析更加全面。除了直接影响的评估之外,BIM模型还可以用来预测变更对项目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的长期影响。这种深入分析有助于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确保项目的整体目标不会因临时变更而偏离轨道。

(四)BIM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建筑项目提供了一种更先进、系统化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方法。在建筑项目中,风险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设计错误、成本超支、时间延误以及安全问题等。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风险。利用BIM模型,项目团队能够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识别潜在的风险。BIM模型提供了一个详细且全面的视图,包含建筑物的所有方面,从而使风险识别更加准确和全面。例如,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预测可能的结构问题、冲突或施工难点,从而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BIM还支持对各种场景的模拟分析,进而增强风险评估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施工顺序或方法,评估它们对项目时间表和成本的影响。这种模拟不仅帮助识别风险,还有助于开发缓解策略。在风险控制方面,BIM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来监控和管理风险。随着项目的推进,可以持续监测风险因素,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由于BIM模型中的数据实时更新,项目团队可以快速响应新出现的风险,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分配。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创建详细的施工模拟,项目团队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施工现场的狭窄通道或高空作业区域,并提前规划相应的安全措施[5]。

三、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为了具体展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了北京城建科技大厦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项目是一座集办公、商业、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地下四层,地上二十八层,总高度约为120米。该项目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实现了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应用。

(一)案例背景介绍

北京城建科技大厦项目的建设单位是北京城建集团,设计单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是北京城建一公司,监理单位是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该项目的BIM技术应用由北京城建集团牵头,成立了由各参与方代表组成的BIM项目管理委员会,制定了BIM项目管理规范和BIM技术应用方案,明确了BIM技术应用的目标、范围、内容、标准、流程、责任和考核等要求。该项目的BIM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协同设计,实现了各专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减少了设计变更和错误。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和优化,实现了施工进度、资源、成本、质量、安全等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施工控制和协调能力,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自动提取和造价估算,实现了工程量和造价的精确核算,提高了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降低了造价风险和争议。利用BIM技术建立了项目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了项目的运维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高了运维管理的智能化和效率,延长了项目的使用寿命。

(二)BIM技术应用过程

本文重点介绍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建立BIM造价管理平台。该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BIM技术开发的,集成了工程量清单自动生成、造价估算、变更管理、风险管理等功能,实现了BIM模型数据和造价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造价管理信息平台。第二步,进行工程量清单自动生成。利用BIM技术,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工程量数据,生成工程量清单,与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数据库进行对接,实现了工程量清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了人工测量和计算的误差和重复,提高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效率。第三步,进行造价估算。利用BIM技术,根据工程量清单和造价数据库,自动计算工程造价,生成造价报告,与国家统一的造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接,实现了造价估算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避免了人工估算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造价估算的可信度和公正性。第四步,进行变更管理。利用BIM技术,实时监测和记录BIM模型的变更情况,自动更新工程量清单和造价报告,实现了变更管理的动态化和及时化,避免了变更造成的工程量和造价的差异和争议,提高了变更管理的协调性和透明度。第五步,进行风险管理。利用BIM技术,根据BIM模型数据和造价管理数据,分析和评估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和影响程度,生成风险报告,实现了风险管理的量化和可视化,避免了风险造成的造价损失和纠纷,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预防性和控制性。

(三)造价管理成效分析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北京城建科技大厦项目在造价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BIM技术,实现了工程量清单和造价报告的自动化生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测量和计算的时间和误差,提高了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节省了造价管理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了造价管理的生产力。通过BIM技术,实现了工程量和造价的精确核算,避免了传统造价管理中常见的漏项、错项、多项、少项等问题,提高了造价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了造价管理的风险和争议,减少了造价管理的纠纷和索赔。通过BIM技术,实现了造价管理的可视化和智能化,为造价管理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数据分析支持,帮助造价管理人员进行造价方案的模拟和优化,实现了造价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提高了造价管理的决策和控制能力。

结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以北京城建科技大厦项目为例,展现了BIM技术在提高设计质量、施工效率和运维智能化方面的显著优势。未来,BIM技术的深入应用预示着造价管理领域的持续革新,尤其在数据共享、多维度造价估算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有望成为行业标准,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透明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建议行业内部制定统一标准和流程,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在未来建设项目中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晏颂.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8):1-2.

[2]王晶.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包装世界,2023(2):124-126.

[3]张大伟.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招标,2022(12):98-101.

[4]孙蓓,卢海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12):1-2.

[5]宋靖华,朱羽翼,游绍勇.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5):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