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ERSA框架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目的:以对比实验原理分析验证基ERSA框架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样本引入80例,均选自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治疗患者,依据选择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及基于ERSA框架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组),对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实施整理记录,借助统计学系统完成对比分析,验证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各项数据呈现出较高优势性(P﹤0.05),体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ERSA框架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明显促进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方式概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基于ERSA框架;责任制整体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术期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良性实体肿瘤,为平滑肌组织出现单个或多个增生,临床症状以白带增多、经期血量异常、子宫出血贫血等表现为主,严重者可诱发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1]。临床通过药物治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术等进行治疗,随着临床医疗发展,腹腔镜术得到良好应用,但术后恢复期仍然需要配合优质、科学护理措施维护临床疗效,促进归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样本共计引入80例,均选自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治疗患者,依据选择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及基于ERSA框架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组),其中包含年龄区间:(25-58)岁,平均值:(41.50±2.12)岁,所有患者均具备沟通交流能力,了解实验目的,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成年患者,年龄<60岁;②病区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手术风险告知书;④经临床影像学诊断为子宫肌瘤,且符合手术指征;⑤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者,有恶性肿瘤病史者,急腹症及精神疾病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前8h-12h禁食水,遵医嘱经肛门肥皂水灌肠。术后患者自愿下床活动,术后6-8h进食水。重度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术后第一日进少量流质饮食。观察组给予实施基于ERSA框架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步骤方法为:1)建立小组,建立基于ERSA框架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对组员开展加速术后康复护理理论、临床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等内容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早期识别病情变化能力,通过SBAR交班模式对患者情况无缝隙衔接;通过网络数据搜索获得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向,并总结有效措施进行讨论,确定护理方案;建立责任制度,定期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护理人员作出奖励,反之则惩罚[2]。2)采用ERSA框架护理干预,成立多学科团队,由病房责任护士、手术护士、营养师、麻醉科护士、康复科护士、中医科护士、组成妇科ERSA护理团队集中培训,掌握ERSA的主要内容等。3)术前护理:病房责任护士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和多媒体技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告知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完成术前适应性训练,拉近医护患的距离,增加就医体验;以患者报告结局为主,给予相应的医学检查,完成基础评估与专科评估,确定患者身体情况,保证患者安全;以给予口服磷酸钠盐散清洁灌肠(除特殊情况外),麻醉开始前6h内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h内禁水。4)术中护理: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术后留置连接镇痛泵,给予舒芬太尼、丙泊酚,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干预,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目标导向输液,预防术中低体温。5)术后护理:麻醉清醒后可给予5-10ml温水饮用,20-30分钟一次,预防术后咽喉不适,术后营养支持,术后6h开始流质饮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患者运用妇科腹腔镜术后步行试验及改良助行车帮助早期下床活动。监测腹胀情况,帮助患者及早排气、排便;术后24h内少量多餐,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根据疼痛评分采用多模式镇痛治疗口腔护理每日二次;恶心呕吐的预防、DVT预防,术后早期拔管,提高患者舒适度。6)出院护理:调整心态,劳逸结合出院一周后电话随访,一月门诊复查妇科检查,三月内复查B超,不适随诊,禁性生活3个月。
1.4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数据,并实施分析记录,观察差异性。
1.5统计学分析
SPSS 25.0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显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ERAS框架(快速康复外科)是以循证理论为依据,对护理内容进行优化的新型护理理念,而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护理人员行动为基础的干预措施,两种措施联合应用,能够通过网络数据搜索优化护理内容,此使护理的直接性、有效性得到良好发挥,并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责任制度全面提升护理人员能动性,能够促使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使护理的规范性、科学性达到最佳状态。与此同时能够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其鼓励及支持,使配合度得到良好保障,进而达到促进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控制并发症效果。
综述所述显示,基于ERSA框架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的应用中可行性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夏昕.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2,20(14):168-170.
[2]林锦,陈燕琴.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22,41(11):153-156+161.
[3]刘向月,巫晓娟.精细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围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 2022,29(10):1451-1456.
[4]王菲.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22,34(14):172-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