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听力水平的影响

孙立红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3年43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盟中心医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26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SD)患者应用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限为2023年全年,参研患者为突发性耳聋患者(n=60),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划分组别,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听力水平升高显著,心理状态改善明显(P<0.05)。结论: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凸显有效性、可行性特点,利于提高听力水平,改善情绪状态,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状态;精细化护理

突发性耳聋(S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因为不明原因导致听力下降、眩晕、耳鸣等表现的耳鼻喉科常见病[1]。临床首选干预方法为药物治疗和高压氧疗等,受疾病突发性、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听力下降无准备等因素影响,患者心理受到严重打击,焦虑、抑郁等消极状态影响疾病恢复进程[2]。既往护理中更加关注患者的听力水平,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此次研究基于患者心理状态开展,实施精细化护理,通过观察护理结果得出结论,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围绕SD患者开展,合计人数60,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0例,前者男女比例是17:13,年龄均值是(65.48±2.11)岁;后者男女比例是19:11,年龄均值是(65.50±2.13)岁,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纳入准则:经检查与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相符;相连2个频率内听力下降>20dB。

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不配合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涵盖根据医嘱执行护理干预、提供生活指导、安全用药指引、心理护理等内容。

研究组:执行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详细护理内容如下:于护理前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职业、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家庭情况等,使用心理状况评估量表了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为不同患者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干预计划,详细如下:(1)强化疾病认知,依据患者文化水平、认知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包括视频、面对面宣教、图文观看、手势等形式利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有关SD发生原因、干预手段、心理调节重要性等内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2)提供正性心理状态引导,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想法,若对治疗效果表示担忧,引入临床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信心;若患者恐惧治疗,向患者宣教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无痛性等;若患者因治疗费用而焦虑,宣讲费用报销比例等。与患者交谈中若患者对相应话题存在抵触心理,在交流中逐渐了解患者抵触原因,并且提供心理疏导。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护理干预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打扰。(3)为患者制定听觉感官放松锻炼计划,先由护理人员演示,然后让患者模拟,相关锻炼方法包括耳部保健操、鼓腮吹气、放松操以及口舌操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纯音听阈方法评估患者听力水平,其数值与听力水平成反比。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评估依据是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由低至高代表焦虑及抑郁状态更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分析依据SPSS 24.0软件,统计学有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组间听力水平比较

研究组听力水平升高明显(P<0.05),数据详见表1。

2.2 组间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数值结果小于对照组 (P<0.05),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SD是临床上因为血管痉挛、动脉血压波动、病毒感染等原因所致,导致患者听力受到损伤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听力降低、耳鸣、眩晕等,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改善造成阻碍[4]。

在此次研究中,旨在明确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开展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干预结果与常规护理结果的比较得出结论,最终发现研究组在提高听力水平以及降低SAS、SDS评分上具有优势(P<0.05),凸显可行性和有效性特点,分析结果原因,考虑患者心理状态实施精细护理干预旨在促进患者早期恢复身体各项功能至最佳状态,从而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该护理模式运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有力依据[5]。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细节化的应对措施,通过疾病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通过积极的心理引导解决患者现存心理问题,增加疾病治疗信心;最终执行听觉感官放松锻炼计划,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SD患者来说,围绕患者心理状态提供更为精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利于听力状况的改善,调整焦虑、抑郁状态,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鹏,刘臻.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3):24-27.

[2]贾涵淼,李素娟,李凌霄.家庭式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的影响[J].江苏卫生保健,2024,26(01):66-68.

[3]周其香,仇蕾蕾,蒋梦园.基于心理状态评估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03):76-80.

[4]刘芮.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4):209-211.

[5]潘苗苗.综合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05):661-66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