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采用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按照护理方案差异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55)和观察组(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n=55),对两组患者心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具有更优的心功能指标和更高的生命质量评分,组间各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采用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他汀类药物;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是因为患者血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下出现血管狭窄或者堵塞,损伤了患者的心脏功能。患者除了进行手术治疗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干预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具有和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降血脂方面效果显著,在稳定患者病情方面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期间能够接受专业的护理措施,但是,出院后缺少专业的约束,容易出现不良生活习惯,用药依从性也明显降低,不利于疾病的康复[1]。因此,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做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开展研究,划定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差异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5例,对应采用常规护理和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1:24,平均年龄(67.18±7.34)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0:25,平均年龄(67.33±7.72)。组间无显著差异,可以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用药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1)确定随访时间。患者出院后,每1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时间持续1个月;第2-3个月内,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4个月后,每月1次随访。2)建立电子随访档案。登记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资料、随访资料,在沟通过程中保持和蔼耐心的态度,发现患者有症状变化或新的护理需求时,应当及时更新电子信息档案。3)随访内容。随访内容主要是了解患者的病情感受、用药依从性、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状况;向患者讲解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服用方式、有效性,强调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出现不良状况时及时就医;根据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运动指导,制定合理运动计划,同时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主诉,解答患者疑惑,打开患者心结【2-3】。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指标;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以()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具有优的心功能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1.
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老年人群是主要发病群体。临床中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但是,患者出院后无法获取专业的护理措施,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的一种延伸,可以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约束,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具有更优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各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采用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晓芳,胡淑芬,石晶.基于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及预后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15):6.
[2] 黄婷.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36):2.
[3] 陈云开,梁月俏,胡桂贞,等.电话随访在延续性护理实施中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外医疗, 2022(00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