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从消费降级到“躺平”:新时代青年生活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

刘琴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3年48期
421222198909144845

摘要:近年来,“消费降级”与“躺平”成为描述中国青年群体社会行为的新词汇。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转变。首先,本文概述了消费降级与“躺平”现象的内涵及其社会表征,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收入预期与生活成本的不匹配以及住房负担等。本文指出,青年群体正在重新评估现代消费主义与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对现有社会结构的适应与回应。

关键词:消费降级;躺平;青年;生活态度;价值观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迁,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再到“躺平”的现象,不仅反映出青年对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反应,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和思考。本文旨在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并探讨青年群体生活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二、消费降级的社会背景

消费降级是指在经济压力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消费者从追求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与服务转变为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的消费行为。对于青年群体而言,面临的高昂房价、教育费用和医疗开支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消费上做出妥协,从而选择更加经济的生活方式。这种转变不仅是经济压力的直接结果,也反映了青年对持续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增长预期的调整。

消费降级现象不仅在青年群体中显著,也逐渐成为更广泛社会阶层的实践。这种转变的背景是多方面的。经济增速放缓使得人们的收入预期变得更加谨慎,而生活中的固定支出、如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却持续攀升,这迫使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寻求更为经济的选项。此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饱和也导致了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提高,消费者可以在不牺牲太多品质的情况下选择更经济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年轻一代更加重视环保和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这也推动了他们向消费降级转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消费降级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消费模式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幸福感与社会地位追求的重新定位。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代社会中,个人价值的实现已不再仅仅通过物质消费来体现,更多地转向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因此,消费降级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是对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三、“躺平”现象的解析

1. 经济环境分析:就业形势、收入水平与物价情况

“躺平”文化的兴起反映了年轻人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应对策略。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收入增长缓慢而物价持续上涨,年轻人面临的生活压力加剧。这种文化体现了一种非传统的生存方式选择,即在高压环境下寻求心理和生活的平衡,通过减少物质追求和社会竞争来保持内心的宁静。

2.社会心理分析: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感受和社会焦虑

“躺平”文化的兴起不仅是经济环境的直接反映,也与后疫情时代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变化有关。长期的疫情导致不确定性感受增强,社会焦虑普遍存在。面对未来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的不稳定性,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一种更为稳定和可控的生活方式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压力。“躺平”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态度,是对不断攀比和竞争主导的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和回应。通过减少欲望和放慢生活节奏,年轻人试图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安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价值观转变:从物质追求到精神满足的内在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意识的觉醒,年轻人开始从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向精神和情感的满足。这种转变表明,现代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而非物质财富的积累。他们渴望通过减少工作压力和社会责任来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便追求个人兴趣、家庭和身心健康。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成功模式的质疑,也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实现和幸福感的探索。

四、青年生活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逐渐从追求物质消费的单一模式中脱离出来,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质量。在消费观念上,现代青年倾向于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不是盲目追求品牌和高端产品。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青年对于经济压力的适应性调整,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和独立选择。

在职业发展方面,青年们不再将高薪和职位看作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是更加重视工作与兴趣的结合,追求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和发展潜能。他们反对“工作至上”的观念,主张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与休息时间来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当代青年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愿意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社会参与意识的提升,显示了青年群体正在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转变。

在人际交往和娱乐方式上,现代青年更倾向于网络社交和数字化娱乐。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和表达,享受在线游戏、流媒体视频等数字内容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青年的社交圈,也反映了数字时代对青年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总之,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正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他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强调自我表达和精神追求,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五、结论

从消费降级到“躺平”的现象,反映了新时代青年在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上的重大转变。这不仅是青年对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尽管这些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但也应被视为青年群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未来时,进行自我调整和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社会应当理解青年的选择,提供更多支持与引导,帮助他们在保持个性与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青年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正处于一个转型期,这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政策制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莹,陈志勇.青年“躺平文化”的辩证审思[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02):21-27.

[2]陈姣,牛菲.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病理溯源、症候透视及诊治理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03):21-25.

[3]罗馨瑶.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6):140-142.

[4]李曼.青年“逆行”消费:测评博主“种草”向“拔草”的转型研究[J].新经济,2023,(09):115-127+185.

[5]唐军,周忠贤.消费主义逆行者:网络社群中青年的消费观呈现——以“豆瓣”消费社群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2,(06):85-91+84.

作者简介:刘琴(1989-)女,汉族,湖北通城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