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绿色通道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意义研究

贺国龙 李露鸿 曾凤翔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3年59期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科 广东广州 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 广东广州 51051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绿色通道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群体的干预意义。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AMI患者参考1:1随机原则划分至A组(25例,围绕急诊常规制度进行急救护理)及B组(25例,拟行基于绿色通道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并对比整体急救效果,分析护理有效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执行时间、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较A组患者更短(P<0.05)。结论:拟行基于绿色通道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可显著缩短AMI群体急救所需时间,为后续医疗计划的开展奠定有利基础,这是挽救生命,保障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绿色通道;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心电图检查执行时间

急诊科人流量大,AMI患者病情短期内可有显著变化,倘若存在护理资源调配不足,或部分低年资护理人员无法充分掌握医疗技能等问题,也会导致治疗延误等问题出现,显著提高病死率及致残率,更是容易诱发护理冲突,故积极优化护理方案是重点[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AMI患者开展此次回顾性研究,研究时间维度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检查结果均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中有关标准符合,并依据红-蓝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划分至A组(25例)及B组(25例)。A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49.85±2.0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7例;B组:男女比例17:8,年龄(49.98±2.0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6例。以上数值均经t检验系统分析对比,组间计算结果无显著偏差性(P>0.05)。

1.2方法

依据常规制度要求为A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另为B组患者拟行基于绿色通道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措施概括如下:

①构建急诊医疗团队,成员包括影像检查人员、急诊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医师、高年资护理人员(N2级及以上)与护士长,确保团队成员业务娴熟,可在10min内完成心电监测、生命体征监护评估等操作。另一方面,确保绿色通道24h均保持开放状态,并进一步明确有关制度建设以及疾病范围,精确责任至个人,管理者不定期检查绿色通道制度落实情况,保障设备与药品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秉承“首诊责任制”,成员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病史、用药过敏史等信息的调查,以及静脉通路开通、采集血液样本、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操作。随后及时与其他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后续有关医疗操作。

②严格执行“链式流程”,即判断生命体征-呼吸循环管理-系统查体-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在此期间,可将团队内高年资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与技能组,前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提供心理疏导,并完成心电图检查等操作,积极配合溶栓治疗;后者包括血液样本采集、遵医嘱静脉输液给药、准备相关物品、记录护理文书等。急诊科、心内科医师则负责分析心电图变化,并下达有关医嘱,积极开展治疗。最后,急诊医疗团队应建立微信群聊,所有成员均需入群,以便于通过微信联系疾病诊疗有关信息,传输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①急救相关指标[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执行时间、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取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6.0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t检验系统分析,B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执行时间、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因冠脉管腔阻塞所影响局部供血功能,最终诱发心肌缺血坏死病变即AMI,这也是威胁国民生命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国AMI等心脑血管疾病激增现象愈发棘手,在急诊临床领域发展日益进步的今天,AMI急性期仍具备30%左右的病死率,存活后的AMI患者也常遗留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后遗症,这同样是降低生活自理能力,缩短生命的重要因素[2]。针对确诊为AMI的患者而言,积极扩张冠脉管腔、规避心肌耗氧问题持续加重、抗血栓是急救期间的重点环节。绿色通道在急诊科中是极为重要的存在,该类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可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诊疗,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挽救生命的先决条件[3]。

较常规护理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整合了责任制护理及小组护理各自存在的优势性,并充分强调多学科协作,通过优化诸多措施以共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如病情评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早期康复等,确保护理服务的多元化及无缝隙化,使各类干预手段整体协调一致,促进身心状态更好恢复[4]。基于此,本研究为B组患者拟行基于绿色通道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经对比,该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执行时间、抢救时间等均短于A组患者(P<0.0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基于绿色通道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计划对AMI群体的干预意义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许亚妹,陈淑琴. 院前急救联合院内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9):54-56.

[2]梁敏玲,张焯敏,欧阳群英. 无缝隙衔接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和救治成功率的改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9):135-136.

[3]王二岭,杨茗,黄秋萍. 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58-59.

[4]王怡华,张晨,谭丽鑫. 综合护理干预在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2,36(1):182-1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