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音乐教学的反思探索

谭卫华 谭卫丽 伍建桃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4年7期
1浏阳市第三中学 2茶陵县下东中心小学 3浏阳市古港镇中心完小

摘要:当前农村学校在音乐教育领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农村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路径,在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匮乏等问题,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但农村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实践仍显不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反思,本文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改革课程内容、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旨在为农村高中音乐教育的改善和发展提供思路与路径。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资源优化

一、新时代农村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高中音乐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滞后,设施、师资、教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很多农村地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甚至成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常常被忽视的学科。尤其在偏远乡村,高中音乐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教学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以湘文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音响的感知》这一课为例,课程的设计虽然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但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

《音响的感知》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不同音响的感知,培养他们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普遍缺乏足够的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很多教师虽然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掌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训练,导致教学中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匮乏,尤其是音响设备的不足,使得这节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实现。

农村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旋律,而对音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甚少。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虽然试图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响的基本概念,但往往由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农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不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由于长期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大多处于“形式化”状态。课堂上,音乐教育往往被看作是一种“附加”科目,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教学内容也经常被简化或忽略。许多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主要依赖于少数的教材和简单的教学方法,而对音乐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缺乏深入挖掘。

二、农村高中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路径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农村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更是对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和资源配置的全面升级。通过分析湘文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情感的体验》这一课,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情感的体验》这一课的核心在于通过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进而感知音乐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分析《情感的体验》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掌握音乐情感与技巧的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往往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情感的体验》这一课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选择,帮助学生建立起多维度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等,既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又能提升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通过引导式教学、探讨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情感分析和讨论中,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改革需要加大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尤为关键,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财政投入,推动音乐教育设施的改善和设备的更新。

三、优化农村高中音乐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发展

资源配置的优化是促进农村高中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资源的不足更加显著。要推动农村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教育资源的配置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分配。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农村学校在音乐教育资源方面的短板,主要体现在音乐设施和教材的匮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拨款、项目支持等方式,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确保学校能够购买到足够的音响设备、乐器及其他辅助教学资源。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育为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路径。农村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在线音乐课程、远程教学等方式,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音乐教育的名师、专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授课或指导,丰富农村学生的音乐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另外,农村学校还可以通过校际合作、社团组织等方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推动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可以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共建,定期派遣音乐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帮助农村学校提升音乐教学水平。此外,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可以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到农村音乐教育的资源支持中,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音乐设施和资金支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农村高中音乐教育可以实现从单一教学向多元化、互动化的转变。学生能够在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提升其音乐感知能力和综合素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难,还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结论: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农村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反映出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音响设备和教学资源,使得本应富有启发性和感知性的音乐教学变得单调和低效,尽管课程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改善教学设施和资源的配置,音乐教育的改革应注重情感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佳铭,郭兰兰.新课标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大单元教学设计[J].艺术教育,2023,(10):77-80.

[2]欧盛靓.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J].音乐天地,2023,(01):21-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