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重要导向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正逐步转向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培养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自主运动游戏作为一种集运动、游戏、探索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凭借其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教育价值,成为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自主运动游戏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践策略,包括明确游戏目标、巧设游戏环境、尊重幼儿选择、深化家园合作以及强化游戏评价等,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实践策略
引言: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自主运动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探索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平台。通过参与自主运动游戏,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增强体能、发展动作,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激发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究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策略,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主运动游戏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在自主游戏的环境中,幼儿被赋予了充分自主的权利,到哪里玩、跟谁玩、怎么玩都由幼儿来决定。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索各式各样的运动方式和游戏玩法。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不仅迎合了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激励着他们不断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在游戏进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和创新,逐步掌握走、跑、跳、钻、爬、投、滑、攀登、悬垂等各项运动技能[1]。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还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每当幼儿在游戏中发掘出新的玩法或成功克服一个困难时,他们都能体验成功、收获快乐,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又会成为他们持续探索的强大动力。
(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自主运动游戏在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主运动游戏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与同伴互动交流、携手合作的平台。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携手同伴共同达成任务,这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观点,掌握协商与妥协的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自主运动游戏也有助于幼儿学会应对冲突与矛盾。在游戏中,幼儿可能会因游戏规则、角色分配等问题产生意见不合,这时,他们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交往中维护和谐与尊重,这对于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游戏目标,培育核心素养
在与幼儿共同计划自主运动游戏时,教师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将具体、明确且针对性强的游戏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中。这些目标需全面覆盖幼儿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多个方面,并与自主运动游戏的特点相融合,确保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核心素养。具体实施前,教师需要先对幼儿当前的核心素养水平进行细致评估,明确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或有待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运动游戏,如“小小探险家”游戏,旨在通过模拟探险情境,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游戏开始前的团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清晰阐述游戏目标,如“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所有隐藏在场地内的宝藏,并安全返回起点”,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感和目标感。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游戏进展,适时引导幼儿调整游戏目标和难度,确保游戏既具有挑战性,又能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持续探索欲望[2]。通过以上策略,教师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还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享受成长的乐趣。
(二)巧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一个安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在与幼儿共同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偏好,并紧密结合游戏目标进行巧妙布局,营造一种既充满挑战又趣味十足的氛围[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觉、“一对一倾听”等方式,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幼儿园的现有空间资源,如户外运动场、草坪、冒险岛、廊道等,并结合本土自然生态资源(如竹、木、草地)和运动设施(如滑梯、秋千、攀爬架、运动栈道等),打造出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乐趣的游戏天地。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幼儿构建以“探险寻宝”为主题的自主运动游戏,将游戏区域精心划分为不同的“探险区域”,如“密林小径”、“神秘山洞”、摩法森林等。在每个区域内,教师可以跟孩子们共同设置各种障碍和挑战,如平衡木、攀爬网、跳跃障碍等,这些障碍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同时,师幼还可以在游戏环境中融入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案以及有趣的音效,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在“密林小径”上,可以悬挂五彩斑斓的灯笼,播放悦耳动听的鸟鸣声,让幼儿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探险世界中。通过这样的游戏环境设计,幼儿不仅能在自主运动游戏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能在探索、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育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如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技能等。
(三)尊重幼儿选择,鼓励自主探索
在自主运动游戏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愿,鼓励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挑选游戏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为此,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开放且包容的游戏环境,确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多种自主运动游戏的选择,包括跳跃、攀爬、奔跑以及球类游戏等,并激励他们基于自己的兴趣和体能状况,自主选择想要参与的游戏,以此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赋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和时间。他们可以依照个人兴趣选择游戏伙伴,尝试多样化的游戏策略,甚至开创全新的游戏玩法。例如,在“小小建筑师”自主运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积木、沙子等材料,来构建自己心目中的城堡、桥梁等建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通过与同伴的沟通和协作,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4]。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扮演好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并在必要时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当幼儿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积极面对问题,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游戏挑战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热情。例如,可以设立“最佳探索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奖项,激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尝试、勇于创新,并在成功后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认可。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深化家园合作,助力幼儿成长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运动游戏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联系,让家长亲身感受、共同关注和见证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成长。通过家园合作,双方可以携手制定游戏计划、分享游戏体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具体而言,幼儿园应主动搭建家园合作的平台,通过开展“家长体验日”“亲子游戏日”等活动,邀请家长入园参与游戏,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自主运动游戏中的表现与进步,并向幼儿园反馈幼儿在家中的行为变化及成长需求。通过这些沟通渠道,教师可以与家长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自主运动游戏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如如何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等,从而形成家园共育的强大合力。
在深化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自主运动游戏的设计与实施中来[5]。例如,组织家长志愿者与幼儿一同参与游戏材料的筹备、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过程的观察以及游戏后的“一对一倾听”,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在自主运动游戏中的成长与变化。同时,家长也可以结合自身职业背景和兴趣爱好,为游戏注入新的活力与元素,如邀请从事体育工作的家长来园指导幼儿进行专业的运动指导,或邀请有艺术特长的家长为游戏设计富有创意的背景音乐和场景布置等。通过深化家园合作,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不仅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更成为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培育幼儿核心素养的高效平台。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增强了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成长体验,助力他们在自主运动游戏中快乐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五)强化游戏评价,完善游戏设计
游戏评价是自主运动游戏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游戏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游戏计划,优化游戏内容与形式,以更好地契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为达成这一目标,幼儿园需构建一套完备的游戏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全面覆盖游戏目标的达成程度、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状况以及游戏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效果等多个方面。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分享,鼓励他们畅谈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及收获,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激励幼儿持续运动和探索。同时,教师还需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详细记录他们在游戏行为、情感反应及技能展现等方面的变化。
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应运用专业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游戏开展客观、全面的评价工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游戏是否推动了幼儿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审视游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难度设置是否适宜等问题。基于评价结果,教师应及时对游戏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与必要的调整。针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主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与幼儿共同商议修改游戏规则、适当提升或降低游戏难度、增加游戏材料的多样性等,以确保游戏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教师还应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亮点与不足,作为后续游戏设计和保教活动的宝贵参考,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教育支持。
总结: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幼儿园自主运动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有助于培育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并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探索,教师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还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支持。未来,教师应持续关注并优化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许荃.幼儿运动游戏中的环境创建与质量评估[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Z2):90-92.
[2]王哲哲.幼儿园自主性运动游戏的指导[J].幸福家庭,2020,(10):53.
[3]赵蕤.幼儿园开展户外运动游戏的有效策略[J].家教世界,2021,(33):47-48.
[4]曹婷.玩转室内运动——浅谈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方案[J].好家长,2021,(93):3-4.
[5]沈红英,李秀平.幼儿园“玩转童年”运动游戏的实践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56.
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4年开放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园运动游戏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KCA20244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