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家校社联动模式下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探讨

李映辉
  
建筑仓库媒体号
2024年13期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杜阮中心初级中学 529100

摘要:家校社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三者之间相互兼容,通过家校社联动的模式开展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界对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爱占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能够激起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本文基于家校社联动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展开深入探究,通过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使学生能够铭记历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家校社联动;初中;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策略

引言:

初中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们实施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不断践行修行自我、提高自我品德的思想观念。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家国意识,学校有必较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一、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初中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传授,实施智育教育。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的德行品质,实施德育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则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不具备完善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因此极其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对祖国进行恶意侮辱或者是散布不良的虚假信息,不利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关心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在家的生活状态,利用周围一切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班主任在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时,形势比较单一,且教育的范围有限、素材较少,导致教育的效果不佳。同时,大部分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都只是学校在履行,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比较少,不利于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班主任可以采用家校社联动模式开展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活动,能够利用各方的资源,拓展了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渠道,使初中生可以热爱祖国,为初中生长久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家校社联动模式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以学校为中心,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

作为班主任,在家校社联动模式下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应以学校为中心,着力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

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我会精心布置教室环境,悬挂爱国名人画像、张贴爱国标语等,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时,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爱国主题活动,如讲述英雄事迹、观看爱国影片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加强与各科任课教师的协作。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爱国诗词,历史老师讲述爱国历史事件等,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联合家庭与社区的力量,构建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贡献力量。

(二)以家庭为核心,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帮助孩子们形成爱国意识的摇篮,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问题,注重孩子道德行为的发展。再者,我们要积极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享学校的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鼓励家长在家中营造爱国氛围,通过讲述家族故事、观看新闻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让家长在家邀请孩子每日一起观看《新闻联播》,通过观看《新闻联播》,了解祖国的时事新闻,使学生们能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再比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们订阅《少先队员》《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并利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交流。作为教师,也需要拉近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并积极鼓励和肯定家长正确的做法,从而激发家长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学校和社区需要积极配合家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可以联合社区,由教师组织,定期邀请家长和学生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可以利用国庆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到社区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为社区营造浓厚的国庆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激发对祖国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三)以社区为辅助,提高爱国教育的效果

为了加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效果,需要以社区为辅助,提高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效率。社区需要加大对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宣传,譬如,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爱国主义的价值,同时,要保障社区的设施和场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此外,我们还应拓展与社区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爱国主题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出社区的资源优势,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社区的认同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意识到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利用课后、班会等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同时,需要家校社三方之间产生联动,形成教育同盟,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打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明确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目标,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让同学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如今的强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爱国观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子学.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8):28-30.

[2]谢辛玉.家校社共建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美好祖国”为例[J].求知导刊,2024,(07):116-118.

[3]王凌风.试析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152-154.

[4]郑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3,(22):87-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