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非布司他和小剂量秋水仙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围绕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依据用药模式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收集有关治疗结果数据并比较。结果:组间数据比较,联合组实验室指标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效性优于单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新的用药组合,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非布司他;小剂量秋水仙碱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沉积骨质、软骨或其他组织而引发的疾病[1]。非布司他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会和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本次研究分析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是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023.12-2024.06),共有100例患者符合研究需求,分组后各组例数相同(50例),单一组男女比例是37:13,平均年龄是(65.20±2.05)岁;联合组男女比例是39:11,平均年龄是(65.23±2.17)岁,组间数据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疾病诊断结果为痛风性关节炎;(2)对研究用药耐受,不存在过敏反应;(3)配合研究,用药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长期服用镇痛类药物;(2)患有严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代谢系统疾病;(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单一组:用药方案是单一服口非布司他(国药准字H20130081,规格40mg),起始单次用药剂量为20mg,1次/日;2周后调整用药剂量为40mg。
联合组:用药方案是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口服秋水仙碱(国药准字20113208,规格0.5mg),单次用药剂量为0.5mg,1次/日,服用时间为饭后半小时。
用药期间选择低嘌呤饮食,禁止服用其他药物。
1.3观察指标
实验值指标水平分析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组内和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治疗期间关节肿痛发作次数、治疗后发作次数(次)。统计治疗见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后发作次数在3次以内)以及一般见效(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后发作次数在5次以内)占总人数的比例。统计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皮疹、腹泻、呕吐以及恶心的总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分析依据SPSS 24.0软件,统计学有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检验并比较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数据见表1。
2.2观察并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情况
数据见表2。
2.3统计并对比治疗有效性
联合组显效和见效人数之和为48例(96.00%),明显高于单一组的40例(80.00%)(x2=6.061,P=0.014)。
2.4观察并比较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数据见表3。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直接因素,因此,临床上将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作为治疗重点。通过对表1,表2的分析可知,联合组血尿酸、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下降更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同时有效性更高(P<0.05),说明联合用药在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水平上优于单一用药,分析原因: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小剂量秋水仙碱具有抗炎作用,可预防和缓解痛风发作,联合用药既能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又可减少急性痛风发作,提高治疗效果[2]。通过对表3的分析发现,联合组和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同时组间数据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说明无论是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安全性均能得到保障。分析原因:联合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可以有效抑制由于尿酸晶体溶解或重新分布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急性痛风发作的风险;同时联合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可以有效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使非布司他的剂量可以适当降低,减少药物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联合应用非布司他和小剂量秋水仙碱,通过双重机制互补提高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凤丽,赵嘉青.不同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效果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2,44(08):734-736.
[2]何冶,洪明志,朱小春.非布司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3,36(06):44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