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三学两用一评”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本文将高中英语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三学两用一评”教学理念,介绍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以2019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单元四语篇“Good Book, Bad Movie?”为例,从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总结反思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四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运用方式,旨在使课堂教学达到“学而有用,知行合一”的状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交流能力。
关键词:教学评;三学两用一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不管是听说读写的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学生先阅读,才能完成后续学习。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以背诵优秀段落、固定搭配句式、布置练习题等方式为主,教学方法固化,教学体系零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阅读深度广度。“三学两用一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的有机结合,能有效避免教学分裂问题。
一、“三学两用一评”教学模式内涵
“三学两用一评”是基于信息化教学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覆盖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变形与延伸。其中,“三学”代指自学、互学与研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合作交流、深入研究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两用”代指教学期间,教师应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应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现实问题。“一评”代指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教师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完成学习表现的检测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以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二四单元“Good Book, Bad Movie?”为例,介绍“三学两用一评”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1]。
二、基于“三学两用一评”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应明确“为什么教”,如此才能确保所教内容符合学生学情,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为什么教”如同航海的罗盘,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只有清晰认识到为什么要完成教学,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其次,确定“教什么”。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更合理地制定教学规划。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明确方向与可衡量结果的前提条件。最后,结合学情,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本单元收录的语篇类型为议论文,运用多种论证方式,探讨了书籍改编电影,优秀文学作品易变成失败之作的原因。教师此时应先分析语篇内容,再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制定教学目标。随后基于教学目标完成延伸与拓展,布置由浅入深的教学任务。通常来讲,目标范围不应过于宽广,问题、任务尽量具体到某一点,操作流程难度适中,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困难。
例如,教师可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分析文章主旨,寻找话题关键词,预测文本内容;梳理作者的主要观点与支撑要点,提取文中优秀书籍改编电影变成失败之作的原因;绘制思维导图,完善论证体系;辩证看待文本观点,理解电影与书籍作为不同艺术形式的差异,分析改编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运用批判性思维,合理论证书籍改编电影并非一定不如原作,拓宽思维广度与深度。
(二)设计教学活动
该语篇包含五个自然段,采取漫谈式写作模式,分别从多方面论证了“书籍改编电影易失败”的原因。教师此时可结合文体结构、语言特征、主题语境,深入挖掘每个自然段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例如,段落一,提出好书坏电影的社会现象。此时教师可引入文字改变电影的实际案例,如《哈利波特》《沙丘》《上海堡垒》《盗墓笔记》,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再比如,段落二,提出好书籍与好电影的评判标准,分析了好电影、好故事与好书籍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好电影、烂电影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好电影除了好故事还应具备哪些特征,完成逻辑链的搭建。
(三)总结反思评价
评价具有检验学情的重要功能。在该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测验、作业等方式,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与改变。例如,发放调研问卷,用如下问题检验教学活动满意度。第一,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二,本节课最喜欢的活动环节。第三,是否存在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再比如,围绕阅读语篇,设计同义词替换、词汇填空等随堂小测,或要求学生基于语篇主旨,按照提出论点-论据呈现-分析论证的方式,书写一篇“Good Book, Good Movie?”的议论文,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掌握情况,加深翻译理解、阅读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四)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本节课的教学缺点,提高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从本节课的教学反馈来看,本次设计的教学活动以辩论为准,正反双方基于“书籍改编电影的好坏”展开深度探讨。然而,教材想表达的核心主旨为“不同艺术形式转化与创新必然面对的挑战”。二者虽有一定重叠,但整体来看,并非实现完美契合。因此,可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设置更符合主题思想的教学活动,以增强思考深度与广度。此外,教师可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课后作业、随堂小测的成绩,判断教学活动难度是否适中。若发现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时存在学习困难,应降低活动难度,改变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果[2]。
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是我国英语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三学两用一评”教学模式能实现以评促教,以教促学,具有提升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评价活动一致性的积极效果。教师可基于该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莹晶.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1读思课“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的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24,(35):118-120.
[2]张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微技能提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必修二Unit 4 Good Book,Bad Movie?为例[J].英语学习,2021,(S1):50-52.
简介:廖妍(1997年3月 )女,籍贯:广西钦州,汉族,现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 高中英语教育研究
基金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高中英语故事教学法与“三学两用一评”结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以钦州市第三中学为例》(课题编号2022ZJY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