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策略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采取基于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ICBT)的护理策略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AR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CBT)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AR患者实施ICBT的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效果良好。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基于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策略;心理状况;症状消失时间
变应性鼻炎属于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症。该病导致患者出现频繁的阵发性喷嚏、鼻痒难耐等症状,若情况严重会发生眼痒、结膜充血,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学习[1]。近些年,AR的发病率在环境的持续改变下明显增加。长时间的疾病折磨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其治疗积极性,同时影响其生活质量,恶性循环。认知行为疗法属于对患者认知、行为改变的方式使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ICBT)应运而生,其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将更加便捷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给患者。所以,本文分析ICBT的护理策略应用在AR患者中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66例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3.45±4.32)岁;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23±3.4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同上)+ICBT护理策略,1)建立ICBT护理小组。成员有护士、医生、心理咨询师。全院开展ICBT专业培训,知晓疾病知识、心理护理技巧。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其构建个人健康档案,收集其心理状况、基本信息等资料。经网络平台推送病因等相关知识,增加其疾病认知度。按照其心理需求、状况,经网络平台为其开展个性化的认知行为治疗。2)治疗方案:A重建认知。协助患者对其负面的认知模式进行有效识别及积极纠正,如:AR不能治愈等,协助患者建立积极认知。B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开展放松训练、规律作息等积极的行为来使其身心放松,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确保心态积极且良好。C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经网络平台同其他患者沟通,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支持,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感。利用网络平台定时进行视频会议,1次/周,小组人员和患者面对面交流,知晓其治疗情况、心理状况,方便对治疗计划及时调整。并且患者可利用网络平台询问问题,得到及时帮助,减轻心中压力、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SAS/SDS评价,分数越低代表心理状态越好[2]。
生活质量:RQLQ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3]。
记录鼻塞、喷嚏等症状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分析数据,计数、计量(%)、(x±s)表示,行X2、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心理状况
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
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2。
2.3症状消失时间
组间比较(P<0.05)。见表3。
3讨论
AR属于慢性病,病情反复,对患者生活存在严重影响。患者极易因为长时间患病而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对其疗效、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如此产生恶性循环[4]。所以,治疗AR期间重视其心理状况,经过积极心理护理使其心态改善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认知行为疗法属于通过行为理论、认知理论而开展的心理治疗方法,使患者认知、行为改变而使其心态改善。ICBT属于融合网络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措施,避免时间、空间影响,将高效、便捷的心理服务提供给患者[5]。本研究结果说明该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分析原因:ICBT的护理策略经过网络平台将个性化的方案提供给患者,协助将负面认知及时识别且纠正,进而保证行为方式的积极性,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6]。而且利用视频会诊知晓患者心态,积极安慰、支持,增加治疗自信,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进而有效改善其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而且积极为患者推送有关AR知识,增加疾病认知,教会其正确用药而预防疾病复发,进而改善其心态、提升生活质量。
总之,AR患者经ICBT护理策略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娟,刘青萍,王燕.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6(2):269-274.
[2]冯柳,王思勤,刘丹,赵丽飒,王兆惠.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中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9):73-76.
[3]吴杨丽.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10):0172-0175.
[4]彭波,凌艳君.鼻敏宁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及鼻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8):178-180.
[5]郭宁宁,邢媛媛,张莉,霍进进.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护理策略对中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况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4,48(12):1501-1505.
[6]杨晓莉,范兰英,肖艳.行为转变理论下的护理模式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