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实践

刘婷婷
  
教育管理媒体号
年期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2254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各个学科之中,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的高教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实践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


引  言: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由于其专业性较强且知识点较多的特点,使得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他学科之中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科融合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学科融合理念下的课程设计

在学科融合的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应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突破传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将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例如,在教授算法与数据结构时,可以引入数学中的集合论和图论,让学生在学习编程技巧的同时,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中的力学、光学等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学科融合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授数据库系统时,可以设计一个校园图书管理系统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1]。在学科融合的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科融合理念下的教学策略

学科融合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这种教学策略强调跨学科的知识整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教材中有一章节专门讲解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个章节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使用Excel软件处理表格数据的基本技能,包括输入数据、计算统计、制作图表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问题导入: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表格,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计算统计和制作图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操作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究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教程、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3.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讨论和分享经验,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整合。

4.成果展示: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学科融合理念下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符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宗旨。

二、高中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以编程为例,探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

在学科融合的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应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突破传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将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例如,在教授算法与数据结构时,可以引入数学中的集合论和图论,让学生在学习编程技巧的同时,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中的力学、光学等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学科融合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授数据库系统时,可以设计一个校园图书管理系统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总之,在学科融合的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多媒体制作为例,探究艺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多媒体制作是一个与艺术紧密结合的领域,涉及图像、音频、视频等艺术形式的处理。在这个领域中,艺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2]。教材中有一章节专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包括图像的导入、编辑、修饰和导出等基本操作。这些操作不仅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例如,在编辑图像时,学生需要运用色彩、明暗、对比度等艺术元素来调整图像的效果;在修饰图像时,学生需要运用图形、滤镜等工具创造特殊效果,提升图像的艺术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融合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中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学科的深度融合,发挥出跨学科教学的优势。此外,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全面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泰州市中小学十四期教学研究课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实践研究”(2022jksxxh0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牛颖刚.STREAM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跨学科融合探究[J].师道:教研[2023-08-28].

[2] 陈亮.基于"学科大概念"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PBL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