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策略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趣味化教学理念,旨在提升教学趣味性,带给学生最好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本文特意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对策研究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过程十分枯燥,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导致学生的学习发展阻力重重,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新课改之后,为了改善弊端现状,妥善解决常见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重视趣味化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拓展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组织游戏活动,实施有效评价,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趣味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法的课堂应用,能够拓展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趣味化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专注学习、快乐学习、深度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顺利摆脱学习困境[1]。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生命最宝贵》时,笔者会直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从视频中看到动物是如何保护后代的,同时介绍一些文字资料,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回忆一下爸爸妈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是如何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学生将因此学会珍惜生命,并且懂得“生命最宝贵”的道理,会自觉远离垃圾食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之后,笔者会再播放一些宣传片,进行PPT的直观展示,告诉学生要自信、自强和自立,要做不畏困难、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挑战的人,要正确应对挫折,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生出不好的想法,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支持,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很有趣,学生的学习体验越来越好,学习质量能够更上一层楼,情感认知随之升华,学科成绩也会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2、开展师生互动,实现趣味化教学
学生的学习结果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所以,道法教师必须扮演“引导者”角色或是“参与者”角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心打造趣味化课堂,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把原本枯燥的教学氛围变得生动有趣,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高效推进教学指导工作,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学生充分释放学习压力,更快形成自己的学习节奏[2]。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心中的“110”》时,笔者会扮演“接警人员”,和全班学生一起演出有趣的情景剧,要求学生打电话给民警,提出自己的诉求,获得民警的帮助。为了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让他们自己创编对话,然后自己布置活动场景,或者回忆生活中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件演绎出来。活动结束后,笔者会针对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及时的点评,也会让学生谈论本节课的学习体验,牢记重要知识点,期待下一次的趣味活动。
3、组织游戏活动,实现趣味化教学
游戏活动是趣味化教学的有效方式,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整合游戏元素,开展游戏活动,为学生的游戏实践提供条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感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具体实践中,道法教师可以将重要的教学内容提取出来,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游戏形式、游戏内容和游戏主题,使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探索更多的未知知识[3]。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同伴》这一单元知识点时,笔者将组织“你画我猜”“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情景剧演出”等游戏活动,实现趣味化教学;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探究,体验人际交往的快乐,讲解有关“友谊”的趣味故事,分享实践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4、实施有效评价,实现趣味化教学
在趣味化教学后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切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效,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所以,笔者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综合评价,评价所有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个体评价,明确指出部分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部分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生生自评,启发学生积极反思,通过反思整个的游戏过程,加深对重难点和关键点的理解记忆,随后放大自己的闪光点,更好地掌握学习“主导权”,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真正主人;小组互评,让学生及时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弥补自身存在的缺点,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努力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另外,笔者会将整节课的精彩视频做好剪辑,及时上传到班级群里,方便学生自行下载,在视频引导下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趣味作业任务,更加积极地学习与生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趣味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以整体提升的关键,也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助力,带去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可谓一举数得。所以,道法教师应继续探索趣味化教学的有效路径,继续利用该方法,培育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尽显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特色,充分保障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艳明.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下一代,2022(1):62-63.
[2]彭开富.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3(16):45-47.
[3]谢世谦.基于趣味化教学,有效提升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J].互动软件,2022(5):11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