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智慧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教师一定要能基于时代背景,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新型教学方法、手段探究中,以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使其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如何通过智慧课堂构建来提升教学整体成效展开探究,以期能带来思路借鉴价值。
关键词:智慧体育;小学;应用策略
在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若能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及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课堂新模式,则能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且能突破以往传统体育教学在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显著提升教育质量。
1智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优化创新,有利于新的教学生态构建,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变革。智慧课堂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并感受到体育学科的趣味性;智慧课堂的应用还能使体育教学空间时间限制得以打破,使小学生体育学习更加自主和个性化;智慧课堂构建还能将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推动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智慧课堂还能创新课后巩固工作,实现课后对学生的在线指导,使其能得到充分适宜的锻炼,进而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智慧课堂应用,还可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核心内涵有所了解,并能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2智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以学生兴趣激发为着手点来应用“智慧课堂”
想要使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训练中,就要将兴趣激发作为着手点来应用“智慧课堂”,以调动其学习锻炼的自主能动性,并使学生在课堂中快速掌握知识技能。
如在“跑步”相关内容导入教学时,便可借助信息技术将跑步健儿挥洒汗水的训练图片,或是在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展现出来,在课堂开始便将学生各感官调动起来,使其能对课程产生强烈兴趣,为之后教学、训练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阶段应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而是采取游戏方法展开训练 ,鼓励学生进行变速接力跑、匀速接力跑,借助电子平板为学生展示游戏规则及运动技巧,以便于其了解和自主学习。结束训练环节后,教师要升华讲解相关体育知识,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实践,使其能对跑步运动知识技能进行掌握。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也要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也可通过手环监测方式评估学生运动负荷是否达标,借助手环对各阶段学生运动心率展开检测,之后再评价其心率曲线,明确运动负荷是否达标。此外,完成教学后,还可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平台来对学生锻炼情况进行评价,由系统生成学习报告,这对于学生体育锻炼恒心的激发非常有利。
2.2遵循安全性原则来应用“智慧课堂”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保护自己,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时一定要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上课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测、收集学生的运动数据,通过在教师终端查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若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多次心率预警,便可结合学生身体状况来对其运动负荷进行降低,并提供相应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
教师也可借助拍照和视频功能来对学生练习过程进行拍照,如在“篮球胸前传接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肘关节外展或是传球时上体未前倾的问题,可通过拍照或是录像将问题留存下来,之后回放给学生,告知其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错误动作进行改正,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自身受到伤害。
2.3结合学生差异性来应用“智慧课堂”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爱好、性格、身体素质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应用智慧课堂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可利用先进仪器来实现对学生运动数据的长期监测,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体质档案,以对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有效进行评估,之后借助这些数据提供个性化教学及运动方面的指导。
如体育课程体能训练过程中,一般教师会安排平板支撑、俯卧撑、开合跳等体能训练项目,但因为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在完成相同运动后心率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便可通过学生手环来进行监测,对于完成四组体能训练任务的学生,如果心率高达180次每分钟以上则要适当休息和调整;部分学生体质比较好,在完成四组训练之后心率尚可,这时还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再为这些学生加上一组或两组的运动,逐步提升其耐力。
此外,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分析长期运动数据积累、课程运动密度变化,在此基础之上设置之后的教学计划。对长期跟踪数据分析后,还要评估这一段时间内班级整体的运动能力提升情况,若提升情况不乐观,则要结合不同班级整体水平差异来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2.4基于家校联动来应用“智慧课堂”
可尝试在家校联动中延伸运用“智慧课堂”,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只依靠教师一方努力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为弥补不足,也可借助智慧课堂来对家校间联动活动进行优化,使家长也能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教师可借助交流平台将每日体育锻炼视频和任务发送给家长,由家长帮助监督学生课后巩固运动,并录制视频发送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价,之后家长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动作。
结束语
总之,小学智慧体育课堂的构建能使以往教学存在弊端得以突破,促使体育教学和训练方式更加合理化、个性化。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理应积极投入到智慧课堂应用策略探究、实践以及优化中,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质量,增强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琦,何伟,王海波.构建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6):5-7.
[2]艾娜,何旭鹏.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22(27):94-96.
[3]孙国保.智慧体育教学:功能价值、风险反思及未来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23(8):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