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如何在特殊教育中渗透德育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那些智力发展水平较低,理解力较差,思维僵化,情感发展不全的学生而言,他们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社交能力,有心理障碍等。所以,做好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每名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要根据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他们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社会。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教学;策略
前言
培智学生由于智力低下,思考能力不强,理解力较差,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行为的好坏,不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对特殊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特殊学生,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认识他们,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只有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最终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融入德育的方法不够科学
对特殊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老师具有自信、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但是,有的老师对此认识不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有效,无法达到提高特殊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对特殊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往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并要针对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果教师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道德教育的方式也相对传统、僵化,必然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成效。
2.教师对德育不够重视
在对特殊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这就导致了道德教育任务的实现会面临着各种挑战,这就对老师的能力和思想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有的老师在教育中没有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理念也没有建立起来。一些老师更是觉得,对特殊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一些老师在学生进行教育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影响到了德育的开展。
二、如何在特殊教育中渗透德育
1.充分利用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任务,如何把道德教育纳入到教育工作中,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老师必须具备充分的思想认识,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刻的剖析,主动地梳理出德育的知识结构,将德育内容适当地纳入到学生当前的知识体系中。
例如,老师可以在培养学生自信的同时,给学生们讲一些激励的名人事迹,这样就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学习经验得到充实,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上的学习。例如,老师可以给同学们讲一讲史铁生的事迹,说明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接纳了自己,最终达到了精神上的升华,让同学们体会到他的人生历程,这不但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而且还能在课堂上培养同学们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这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又比如,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霍金的事迹,让他们了解霍金的许多理论,同时也向他们介绍霍金是怎样克服自己身体上的缺点,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自信心也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将道德教育引入到特殊教育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对特殊学生而言,老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应该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注意力更加集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保证所选的教学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有足够的趣味性,所选的教学方法可以带给学生多种的体验。
例如,在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一个问题,并要求他们组成一个小组来解答。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意识到,要完成较难的任务,往往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与他人进行合作。
另外,老师也可以运用目前最受欢迎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了该方法后,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德育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所需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有关的教育,掌握相应的知识,在将来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采用良好的处理方式。
3.内外结合,在生活中为学生创造德育的应用空间
如何使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特殊教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空间,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完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例如,有些肢体障碍的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老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使他们可以在生活中,发挥不畏困难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特殊学生将会面对更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各个科目的知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对他们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在战胜许多困难后,把这一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能保持乐观,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结语
有效的道德渗透,既不是单纯的教条式教育,也不是机械式教育,它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我们一直对学生抱有正面的期待,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功,只有我们积极地创造条件,以推动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道德教育才会有成效。要使道德教育更好地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使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堰慧. 培智学校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A]. 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3.
[2]任李艳.培智学校德育模式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07):1.
[3]魏海英.培智学生德育有效性教育教学创新[J].家庭生活指南,2019(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