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新高考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程安清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4年6期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所遭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指出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师资培训等对策。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改革

引言

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地理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价体系带来了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引言部分旨在吸引读者的兴趣,通过提出问题,激发读者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关注,同时为正文的深入讨论做铺垫。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高考制度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高考制度强调学生个性化选择和综合素质评价,这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在适应新高考要求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与新高考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高考制度下,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地理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也亟需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高考的要求。新高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许多地理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在新高考制度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评价。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开设率为91.2%,但其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学校仅占35.6%。一项针对全国100所高中的调查显示,仅有42%的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探讨

课程内容与高考改革的契合度不足。新高考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传统的地理课程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不匹配,导致了学生在面对高考时,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影响了他们的综合表现。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传统的地理教学多采用讲授法,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也是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许多高中的地理教学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导,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这种评价体系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高中地理教师认为,新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只有不到40%的教师表示,他们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三、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实践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对策与实践显得尤为关键。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课程内容,使之与新高考的要求相契合。这要求地理课程不仅要涵盖基础的地理知识,还要增加跨学科的内容,如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精神。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改革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虚拟现实(VR),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评价体系的改革同样不可忽视。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能力等非认知方面的素质。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品牌。在实践中,一些学校的改革尝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省重点高中通过引入地理实践课程,学生的地理成绩平均提高了15%,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学校的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结语

在新高考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深入分析教学现状,我们认识到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的对策与实践方案。改革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有信心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高中地理教学必将在新高考的引领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强.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 地理教育研究, 2022, 35(2): 45-52.

[2] 王丽.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29(4): 78-85.

[3] 赵敏. 创新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 2023, 40(1): 112-1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