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程 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摘 要: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最小的教学投入收获最大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他们学习主动性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基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更多初中英语教师的心声和教学工作指引。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会同优秀的同行全面强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分析和解读,并积极地在此基础上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应用、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全面地改进和优化,为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指引明确的方向。
一、教师坚持生本观念,确立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新课标下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赖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局面,让学生作为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力量开展学习实践,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课堂参与感、学习代入感、知识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应当坚持生本观念,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切实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诸多学习技能的掌握创造有利条件[1]。
例如,在学习“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作用。而后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即“怎样才能成为好的学习者呢?”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回答道:“好的学习者,应该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统筹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着教材中涉及到的英语知识内容,去践行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统筹自身的阅读实践与写作实践,在阅读过程中动笔积累,从而促进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双向提升,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性,产生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图片与实物,以转化词汇教学问题
长久以来,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难就难在学生很多情况下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记单词,这样的做法不仅速度慢,而且掌握得并不牢固。此外,随着词汇量的增加,更让初中生顿感学习的乏味和无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尝试将图片、实物与单词进行关联,以此促使学生在抽象词汇和具体实物之间构建思维联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优化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指导“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单词时,对于pen、pencil、pencil case、ruler、eraser等这些词汇,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借用学生们的铅笔、钢笔、文具盒、橡皮等,教师手拿这些文具,并对学生进行提问,“Now,look at this.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都已经初步拼读过单词,此时就可以通过英语回答教师的问题,“Its a ruler.”学生如果拼读单词发音正确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环节,否则,则示范正确发音,引导学生纠正发音错误。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How to spell it?”,学生继续作答,“r-u-l-e-r,ruler.”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更让学生在抽象的单词和具体实物之间建立思维关联,使其一听到单词“ruler”就会想到教师手拿尺子对学生提问的画面,提升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学习环境的不同,会存在着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等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设计统一的教学要求,那么就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性的学习任务,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如此就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自身原有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2]。
例如,在“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具体的学习任务内容如下:对于英语知识薄弱、能力滞后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掌握本课的词汇,能流利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对于英语知识一般、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给这一部分的学生添加上句型诵读的内容,对于课本上的内容要能熟练阅读和复述。而对于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设计翻译文本内容、运用句型对话的任务。
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学生的喜欢,也备受教师课堂教学青睐。为此,教师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助力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其合作学习能力。这样可使教师英语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目的得以达成,取得更加理想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指导效果,在互动合作课堂学习氛围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进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教学,对这节以学习询问和描述食物制作过程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烹饪、制作饮料等活动时,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让学生能够对所做过程应用英语进行具体的描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以此,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一节英语语言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进行问答,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间相互对话交流,以及合作探讨,完成饶有趣味的关于食物制作方面英语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强烈的学习热情,取得理想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得以实现,促进教学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特征、迎合社会发展而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当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打造高效课堂。对于英语课堂来说,打造高效课堂可以有效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消耗,让课堂节奏更加紧凑,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促进教学模式改善和教学手段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文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研究[J].名师在线,2021(25):4-5.
[2]莫怡琳.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校园英语,2020(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