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分析

包向青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3年11期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

摘 要:在教育教学优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教学评”理念融于日常教学环节,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高中化学平衡计算题是高中化学学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对高中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化学;平衡计算题;解题技巧

前言:

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教学是高中化学日常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化学思维等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保障学生能够进一步增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在解题技巧讲解环节融入“教学评”理念,力求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学习、教学评价的流程,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与解题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后续成长、发展提供助力。

一、高中化学解题教学现存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环节,普遍存在教师认为教学难、学生认为学习难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遇到典型例题时都能正确解答,拥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但题型一旦改变或是化学题的难度增大,学生在做题时就很容易出错。高中化学平衡计算题作为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常见题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然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在教学期间未能将解题技巧全面的交给学生,仅着重讲解的公式的运用,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佳,难以将化学知识点与解题策略相结合;第二,学生在审题环节不充分、不认真,没能掌握更好的解题技巧。

具体展开来说,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完善,接收到的化学知识点多为碎片化知识,未能建立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得到提升;题型和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也会影响学生的判断,致使学生遇到稍微困难一点的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学生缺乏系统的解题思路也是学生难以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在审题期间受到各种无效信息的影响,难以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最终难以正确解题。

二、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教学环节的完善,还需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方案。随着教育教学优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平衡计算题目,向学生展示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如“三步法”“差量法”等[1]。

1.明确教学目标

每一个课时都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应达成怎样的教学目的。对于一节新课来说,教师要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点、何如突破重点难点以及让学生实现哪些能力、素养的提升。想要保障学生能够掌握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需要教师优先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再针对平衡计算题的考核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教学思路,而后,依据实际情况优化课堂结构,精练课堂语言,提炼课堂重点。

以“差量法”解题技巧为例,这种解题技巧需要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将差量视为一种特殊结果,并找出差量与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单独的化学反应前后出现气体压强差、体积差等情况时,就可以采用差量法解决相关问题。对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期间,就要从化学反应前后的反应物着手,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架构,再详细讲解“差量法”解题技巧的计算思路和步骤,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相关知识点。

2.组织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感受更为高效的解题方式,以此帮助学生活跃解题思维,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除上文提到过的两种方法之外,还有“守恒法”“代入法”等,为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可借助例题,帮助学生扩展思路。

比如“有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500ml,让氢气在其中充分燃烧,用水吸收生成物的溶液为250ml,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ml,恰好完全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的氢气的体积是多少?”这道例题可以用守恒法计算,也可以用极值法计算,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若例题为应用题可以用守恒法,若是填空题或选择题,为提高解题效率就可以采用极值法解题。

3.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再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环节、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此期间,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重视学生个体优化的发展;其次,对合作小组要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到作业设计问题,探究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和形式,并完成有效的作业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将以往的个人重心评价转变为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有利于帮助每位学生建立学习化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以此实现班级所有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应重视对平衡计算题解题技巧的讲解,关注到在教学环节融入“教学评”理念,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技巧,加强学生化学运算能力和解题思维;另一方面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祁发珠.透析化学解题方法技巧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2):128-130.

[2]夏军.“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高考,2022(07):126-128.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精准课堂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Fjxczx22-176,课题负责人:廖宏兵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