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魏梅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3年6期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建设小学

摘 要:音乐作为小学阶段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育价值日益明显。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现阶段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学生发展

前言:

音乐艺术包含许多种风格和许多种类型,如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宛转悠扬的轻音乐等。音乐作品不仅能够给人艺术上的享受,还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音乐艺术的包含性是非常大的,具有联系传统文化内容的功能,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音乐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音乐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倾听和学唱音乐作业的同时,提升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音乐课堂的价值

音乐教师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音乐课堂当中,对于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帮助。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性格活泼好动,对于陌生的未知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传统文化中有着稀奇有趣的故事,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原本不愿意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学生,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素养的发展也随着提高。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在帮助学生倾听音乐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原本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

二、新时代小学音乐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小学音乐课堂对传统音乐,特别是分朝代介绍相关的音乐文化是比较少的,教师普遍采用的是教材里编置的音乐内容,并且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没有明确的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容易忽视传统文化对于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情感影响。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小学音乐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是空白的,而我国的悠久文化是民族进步发展的象征,传统音乐艺术更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汉朝的传统音乐《上之回》,《将进酒》、《战城南》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理解能力,其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全面了解一个作品以后,学生才能够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去探索有关的历史文化。又如通过汉乐府的认知,了解其建立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朝音乐通过和北方、西部、外国的音乐元素的融合达到创新和发展。学生在通过对传统音乐历史的发展的了解中,不仅能够通过教学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还能够更加深刻的去感受、认知传统音乐中蕴含的文化,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习环境当中

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教材和教师的影响,还有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注意力。教师将音乐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积极主动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所以,音乐教学在传统文化弘扬方面具有先天的优越性,音乐教师重视在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帮助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焕发生机,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的途径得到拓展,另一方面是拓展音乐教学的内容,实现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从别样的角度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崇高的价值追求。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音乐知识有效结合,是在音乐教学中拓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小学生树立崇高精神追求的关键环节。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汉朝音乐文化介绍图片和汉朝所使用到的乐器图片(如编钟、笙、瑟、琴、筝、琵琶等)在教室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还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艺术之美。另外,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就不应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简单的为学生演奏琵琶等乐器帮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传统音乐文化。此外,为了强化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情境的创设,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实现融入传统文化的艺术效果,并通过拓展音乐中有关变脸、皮影、剪纸等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中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形式,使传统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在初步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技艺和特色的民族乐器后,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丰富音乐教学模式

如果音乐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讲授乐理知识和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咋会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基于此,教师应充分的意识到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汉朝风俗习惯和汉朝的文化故事,缓解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的疲惫感。一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是学生只依靠学习文化课知识学习不到的,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民族自信感和文化认同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真是的感受到音乐的含义,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声乐、乐器、鉴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不断创新音乐教学形式,深入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中的方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并正在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利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陈锐.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音乐“唱诗课”教学体系探究[J].大众文艺,2023,(01):154-156.

[2]尹航.论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创新中的有效渗透[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2):75-77.

[3]李雪宁.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22,(03):77-80.

本文系2022年三元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汉朝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编号SYZXKTC-22013)的阶段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