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谷丽萍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3年23期
临泉县城南街道幸福路小学

摘 要:语文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关键前提,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他们更快速优质发展的有力载体。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素质教育理念顺势被提出,该主张要求教师应该突出“以评促学”理念,通过鼓励性评价为学生带去更多激励引导,让他们逐步实现个人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本文将围绕着“双减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措施”展开详细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措施与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一轮课改也随之落地,我国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转变。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持续探讨、积极打造各类新型的教学手段,切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习惯于采用直接输出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率低下,为避免这类问题持续普及,教师应该动态化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且有序推进鼓励性评价,达到教学与评价的相互贯穿。

一、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首先,主体原则。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体,课堂教学都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最根本目的去推进和展开的,同时教师的评价也应该突出学生的地位。比如必须结合不同学生的差异特色展开带有侧重点的点评。其次,全面性的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内涵丰富,不但涉及基础知识的分享,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教师不能以单一的方式点评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关注学生能力水平、情感态度等多重方面,切实做好综合评价。再次,多样性。所谓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二是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导致评价的结论存在着明显主观性。在新时期下,教师不但应该自己主动参与评价,还应该带领学生也参与评价。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方式也应该更与时俱进一些,如此才能确保结果更具备指向性。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受到原生家庭背景、社会、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为此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特性,将评价主体覆盖到每一名学生身上,避免任何学生被忽略、被遗忘。

比如在结束《小小的船》教学、展开评价时,教师要突出班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下进行全体学生的点评。同时针对综合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设定过高的评价标准,否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对综合水平较强的学生,教师则不能设定过低的标准,否则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自满的情绪,导致在未来的学习中不够全力以赴。

2.以课堂为主阵地,促进师生合作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张要求,在评价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而所谓促进师生合作评价指的是,在课堂评价环节中,教师应该避免自己单人点评的方式,而应该邀请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评价,在评价时建议用自评、互评等方式点评。上文已经说过了,不同学生在个人的成长环境背景、接收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与此同时,不同学生在看待同一件事时也会存在着些许不同,如果能邀请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点评,就能在多角度切入下得出更科学、深刻的结果。

比如在围绕着《小小的船》进行点评时,教师可能只会结合课标的要求设定1是否理解歌词内容;2是否能用动作绘画表达自己想象;3是否能强化学生表现力、节奏感等这一些分层次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效果不佳。如果能邀请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点评则大不同,毕竟在不同学生的标准下,大家关注的焦点可能就会有所差别。比如部分学生在自评中会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端正,相对以往获得了进步,值得给被肯定。部分学生在他评中则会发现,一些同学虽然记忆的速度较慢,但背诵时字正腔圆。简言之,在全体共同参与评价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不会被埋没。

3.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多样评价机制要求,在展开点评前,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章节的课标要求、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作为切入,进一步设定科学、客观且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并且以此为对标,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点评,如此才能通过定量+定性评价融合的方式为依托,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综上所述,自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国更注重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等教学中强化以评促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完成高质量的学习,避免将大量任务留到课后。为此教师应该立足“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课堂为阵地,促进师生合作评价;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为切入做好设定和安排,如此才能让评价体系得到优化,最终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苗.浅谈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外交流,2017(15):291.

[2]杜丽娟.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评价方式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5(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