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低龄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丁元慧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3年24期
东营市实验小学 257091

摘 要:身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作为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加强低龄段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还能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龄段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龄段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助推学生未来长久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即学生可充分把握语文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期间,学生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文章从核心素养理念入手,分析了小学低龄段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提高小学生语文整体水平。

一、加强核心素养观念科普,更改教师教学理念

小学时期,学生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这时学生学习阶段教师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为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应先理解其内涵,由内心深处树立起核心素养理念。唯有在心底改变教学思维,了解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方能及时更新个人教育理念,最终在实践当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基于这一教育理念下,教师能更了解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做好教育教学创新。具体授课期间,教师应做到下面几方面:一,深入把握学生喜好、个性与学习现状,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进度对授课内容与模式进行调整,方便其适于学生个性化成长;二,定期反思自身授课问题,努力寻找最佳改进措施;三,加强教学模式创新,联合授课形式与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认知经验与知识基础作为教学互动的基础,新课改引领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指引学生建构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则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低年龄段学生而言,由于这些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认真观察其学习风格与认知程度,分析学生思考过程,辅助学生建立最佳认知基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内心对知识的看法,接受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鼓励学生认真探索思考。唯有将学生作为核心,教师方能辅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架构,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考与判断能力。

二、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低龄段教学应关注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基于此,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应用课外教学资源,力争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终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表述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搜索相关书籍,做好课堂知识拓展学习。课堂教学期间,语文教师还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课外书籍,如此既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索课堂知识,在阅读当中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海洋当中。基础知识讲解完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做好学生阅读情况点评,同时适当表扬学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意识与学习能力。

三、应用文本材料,培养学生创造与鉴赏力

语文文本欣赏与创造等方面能力培养并非短期内能实现,其需要语文材料的长期熏陶方能实现。因此,低龄段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课本当中的材料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与正确审美,突破传统教育制度限制,发挥语文课程教学的审美作用。例如,学习《绝句》当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内容时,古诗当中向学生描绘了一幅黄鹂鸟在嫰柳上鸣叫的场景,蓝天下白鹭在翱翔,通过阅读古诗学生可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情感,这为后学作者表达思乡之情做了伏笔。通过了解古诗当中的景物,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审美,还能将景象描写同作者情感相结合,通过不断累积丰富学生认知,最终提升学生审美创造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期间,应加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创造美与美的鉴赏力。

四、加强教学内容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教材内容,未加强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也未关注学生个性化教育,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努力健全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

一,结合问题类型合理筛选教学内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清楚小学语文教学种类包含诗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体裁,在不同体裁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也不同。比如,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故事时,故事内容情节清楚、内容生动,使用简单的语言即可向人们描绘出友情的美好。《静夜思》作为诗歌,利用朦胧的意境向人们描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不同题材下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不同,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结合文本特点,合理筛选教学内容。

二,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做好教学内容调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相适应,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与学习情况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其多处在形象思维发展时期,语文教材当中的图片内容相对较多。这时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期间也可让学生自主尝试触摸、制作,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形状十分敏感,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出台的教育政策多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核心,小学低龄段语文教学中,为与时代发展相互适应,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点燃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如此方能提高小学低龄段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小学低龄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佳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浅谈[J].读写算,2022(29):144-146.

[2]徐芸芸.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新课程,2021(19):28.

[3]杨志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低龄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68-1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