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的多元化探析

孙巍巍
  
教育管理媒体号
2023年16期
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传统的单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本文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的多元化。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求评价应该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并涵盖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方面。在评价方法方面,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自评和互评等。本文认为,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多元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就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标中对评价的要求而言,主要涉及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新课标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评价成为简单的量化和比较,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只有在评价方式科学、公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的多元化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教师在评价时坚持以学生素养为导向,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评价方式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注重从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品德修养、法治观念、日常品行表现等方面加以考查,着重树立学生优秀品质与文化修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此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肯定,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比如,通过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交环境的支持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增强评价科学性与公正性

教师在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比如,在评价学生的道德素养时,可以采用观察、记录、访谈等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综合考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避免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适应新课标要求

适应新课标要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多元化的重要意义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具备更高的素养和能力,包括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法律意识、法律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评价方式也需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不能仅仅关注传统的知识考核,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多元化评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观察记录、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实际操作评价等,这些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多元化评价方式也可以更加公正地对待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成绩和排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容易导致评价的不公正。而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的多元化实施措施

(一)观察记录评价

教师适时地观察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如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尊重他人、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来做出相应的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如是否表达清晰、是否有逻辑性、是否尊重他人等方面也会观察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耐心观察,深入了解,记录下学生的表现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可适时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达、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等方面,以此达到深入了解学生的目的。观察记录评价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表现,避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观察记录评价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观察记录评价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同时需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评价过于主观和片面。教师应该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客观性和全面性,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口头与书面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记录下学生的表现情况,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口头评价。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帮助,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表现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提高评价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文字评价、图表评价、评语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情况。

教师在进行书面评价时,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各类学习或生活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改进。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亦或者,在评价学生的道德素养时,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来源,如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形成多主体合力,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从而得出更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的多元化,着重阐述了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说明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需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等来制定多元化评价措施。只有在评价方式科学、公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赐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探究[J].新教师,2023(03):76-77.

[2]俞百芳.多元评价,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J].智力,2023(04):139-142.

[3]李红.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的实践方法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164-1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