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师学校药物制剂专业工学一体化工作页、信息页编写探索

杨晓玲
  
电商
2025年4期
哈尔滨技师学院 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持续革新的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于技师学校药物制剂专业中逐渐兴起。教学材料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支撑,其编写质量对教学成效影响深远。本文深入剖析药物制剂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材料编写遵循原则、具体内容与方法,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反思,旨在为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药物制剂专业技能人才提供助力。​

关键词:工作导向;药物制剂;工作页;信息页;编写

引言​

技师学校以培育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药物制剂专业与医药产业紧密相连,对实践技能要求颇高。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割裂,致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真实工作流程深度融合,强调在 “做中学,学中做”,而优质的教学材料是保障该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石。​

一、工作过程导向与工学一体化的核心要义​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以实际工作流程为蓝本构建课程体系。它将复杂的工作任务拆解为多个学习情境,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进程中,逐步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工学一体化则是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便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与任务要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在药物制剂专业领域,从药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备、质量检测到成品包装与储存等一系列环节,均可作为设计教学材料的依据,使学生全方位了解药物制剂的工作过程。

二、教学材料编写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教学材料内容务必源自真实的药物制剂生产工作场景,涵盖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使用的设备工具以及遵循的行业标准与法规规范等要素。例如,在编写无菌制剂生产教学材料时,需严格参照实际无菌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净化设备参数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各项要求,让学生接触到最真实的工作信息。​

(二)完整性原则​

每一个工作任务在教学材料中应呈现完整的工作闭环,从任务下达、计划拟定、具体实施到最终的检查评估,缺一不可。以糖浆剂制备任务为例,教学材料需引导学生从接收生产指令开始,制定制备计划,合理选择原料与设备,有序开展制备操作,最后对糖浆剂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使学生对整个工作流程形成系统认知。​

(三)渐进性原则​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技能成长曲线,工作任务在教学材料中的编排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先安排诸如散剂混合这类简单基础的工作任务,帮助学生熟悉基本的称量、混合等操作技巧,之后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注射剂生产任务,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稳步提升能力。​

(四)引导性原则​

教学材料应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操作步骤提示、知识拓展链接等方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比如在栓剂制备教学材料中,针对栓剂成型时可能出现的 “栓剂硬度不合格” 问题,设置 “影响栓剂硬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整制备工艺改善硬度?” 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材料编写的内容与方法​

(一)工作页编写​

任务详述:清晰阐明工作任务的背景信息、预期目标以及具体要求。 让学生明确任务方向。资讯获取指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如专业教材、行业手册、权威网络资源以及企业内部生产资料等。提供相关药物制剂书籍的关键章节索引、专业医药网站链接以及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获取路径,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查找资料。​

计划制定引导:要求学生依据任务要求,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流程步骤、时间进度安排、人员分工协作等。如学生需制定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的详细工艺流程时间表,明确各工序的操作时长与责任人,培养其规划与组织能力。​

操作步骤细化:将工作任务拆解为具体的操作环节,配以详实的操作说明、直观的图片或动态的视频演示。在胶囊填充工序的编写中,详细介绍胶囊填充机的调试方法、物料添加流程、填充量精准调节技巧,并附上操作实景图或操作视频二维码,方便学生理解与操作。

检查评估标准设定:制定明确且可量化的检查标准与评估方法,引导学生对自身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针对布洛芬缓释胶囊的质量检查,列出外观完整性、装量差异范围、释放度指标等检查项目及对应的标准数值,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强化其质量意识与自我评估能力。​

(二)信息页编写​

理论知识精解:系统阐述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包括药物制剂的基础原理、各类设备的工作机制、质量控制的理论依据等。以片剂压片设备为例,信息页中详细剖析压片机的结构组成、压力调节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撑。​​

案例深度剖析:选取典型的药物制剂生产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如剖析某制药企业因药品微生物超标导致产品召回的事件,从原料验收、生产环境控制、灭菌工艺执行、质量检测流程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复盘,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质量风险防范意识。​

拓展知识延伸:提供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拓展性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介绍普通片剂制备后,引入片剂薄膜包衣、肠溶包衣等拓展知识,详细阐述包衣的目的、不同包衣类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材料编写,是技师学校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坚守真实性、完整性、渐进性和引导性原则,精心设计编写内容与方法,能够有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材料,将为药物制剂专业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筑牢根基,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唐玉兰,陈建慧.基于信息化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创新建设的研究——以PLC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课程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2):61-62,65.

[2]陈容,方磊,杨惠,等.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工作页式"活页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广州化工,2021,49(21):155-156,169.

课题项目:重点课题“药物制剂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课题编号: JZ202300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