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文化润疆”视域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嵌入式课程思政策略与路径
——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
摘要:文章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通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索“嵌入式”课程思政的策略与路径,努力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各族师生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从《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索“嵌入式”课程思政的策略与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式;课程思政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根本在于增强文化认同感[1]。因此,“文化润疆”的宗旨就是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逐步培养新疆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如《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中庸》中的“仁民爱物”、《论语·子路》中的“仁爱”、《孟子·滕文公上》中的“仁者爱人”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挖掘这些元素,将课程思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2]。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卷调查
对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3个班95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其中,77人是男性,18人是女性。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有47人表示完全清楚,了解其内涵和重要性。另外,43人表示只知道一些皮毛,对其具体内容还不是很了解。令人意外的是,还有五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无所知。见表-1。
对于这种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作为新疆的学生,有些人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深入了解,可能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教育和宣传。这也提醒我们在推广和提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的力度,还要与学生多进行主题性的交流研讨,以便更多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看法。在询问他们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结果显示了一些共性。其中,84人认为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表明大学生们认识到了价值观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另外,70人认为增加文化认同是关键,这意味着大学生们认识到了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此外,77人认为关注时事发展,准确把握国家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是必要的,这显示了大学生们对于时事和政治的重视。最后,65人认为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主流,这体现了大学生们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首先,大学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此为指导,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其次,要加强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同时,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关注时事发展,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参与和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最后,要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主流,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相信当代大学生们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提升。
三、“嵌入式”课程思政的策略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嵌入式课程思政”并非“植入”,而是一个非思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融合体系,也是一种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嵌入式在解决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如何进行深度配合的问题中起到重要的协同效应,能够解决专业、思政分离的“两张皮”现象。
《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在《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3]。
根据其课程特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和具体表现形式,《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主要从以下三个主题进行实施。其中,“铸国魂——何其幸哉,生于华夏”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认同,把家国情怀和主人翁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君子——崇礼尚德,谦谦君子"意味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疆高素质人才。而"练匠心——初心方寸,咫尺匠心"则意味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新时代新疆建设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旨在为新疆地区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培养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
在《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和时代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4]。如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国学典故”“故事情境”“历史文化”和“名人名师”等主题嵌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才能快速提升新疆旅游酒店专业人员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品质。因此,要在课程中融入“诚信友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学生模拟餐饮服务工作场景进行实践锻炼,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体验和认同。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新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
《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针对《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课程组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多元化,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情景模拟、现场实训等形式,组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践行。
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现场实训等。
三是学生学习成果要具有综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展示、小组汇报成果、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其中,对于课堂考核评价,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二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三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通过对《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
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国人独有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情趣继承好、发展好”。《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酒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课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
《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和方法,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课程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对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实际案例等深入细致地从不同维度进行解析,能够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以主题一“铸国魂——何其幸哉,生于华夏”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之中和之美》一篇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在菜肴介绍时渗透了《论语》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在烹饪方法介绍中渗透了“五味调和”的饮食理念;在“五味调和”讲解时渗透了“君臣相合”和“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在菜肴审美方面渗透了“色、香、味俱全”和音乐上讲究“和乐”、医学上主张“身和”一样,都是在寻求一种适中与平衡,将烹饪从技巧层面升华到了艺术和哲学的层面。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入分析,完全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在“文化润疆”视域下,结合《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知识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嵌入式”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为新疆学生注入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不仅是新疆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新立,张松.“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浅析[J].办公室业务,2023(22):43-45.
[2]吴宗胜,韩改宁.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8):158-160.
[3]黄凌云.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式教学——以“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1):84-87.
[4]陈文玉.课程思政视阀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三教”改革探索——以《餐饮服务与管理》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73-76.
[5]李国兵.高职扩招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三教”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