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互联网+翻转课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与探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融合了生活生产各个方面,其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我校的建设理念“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以《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为改革对象,本文就如何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互联网为媒介,融合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授课方式辅以慕课、微课,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对《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课程改革;OBE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促进了“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改革,融合翻转课堂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课程改革意义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知识点连接很紧密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大学生学习存在以下缺点:自主性差、学习方式单一化、创新性不足[1]。即使引用“互联网+”提供的在线课程,也存在两个缺点:(1)很多网络课程用户学习持续性不够;(2)交流互动有待加强[2]。为了扬长弊短,本课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将“互联网+”与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相结合,以期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应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又是各专业的学位课,是很多课程的知识基础,也是毕业设计和未来就业的根基。通过对《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理念的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最终实现应用型教育;通过创建《《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资源,打造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灵活、可变通、实际应用的新式教学内容,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形成一套以互联网为媒介,辅以慕课、微课为前导的项目式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改革,最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素质、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增强其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
三、课程改革内容
(1)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时候,充分体现OBE教学理念,主要强调以下4个问题:①教师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②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③教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④教师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身为引导的教师,一定要知道: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成果不仅是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成果越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经验”,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成果,其存续性更高;成果应兼顾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并注重其实用性,否则会变成易忘记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识;“最终成果”并不是不顾学习过程中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
只有教师真正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正常发挥OBE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
(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确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电工电子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基本的直流、交流电路、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估算,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环境中,进而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以互联网为媒介,辅以慕课和微课作为学生预习材料,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灵活应用分组讨论、分层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实际项目中,并在项目进行之前明确告知学生完成此项目将获得何种学习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中,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身对项目的分析,找到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然后掌握重点内容后独立和合力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最终进行项目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以便于改进和完善,最后可以针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拓展,以便学生将自己真实的学习经验进一步的升华。
(4)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展开教学活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的知识体系前提下,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任务为驱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在相关知识的讲解中,采用对比方法讲解概念、原理及设计方法的不同点,达到理解后记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增加一些动画演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探索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交替递进的教学方法,不仅对知识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认知能力和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根据课程内容,一共选取8个项目进行教学,课程知识模块与项目对应关系详见表2.
(5)考核方式改革
能够体现改革有效程度的一大标准就是要对教学体系进行评估评价,该课题预计形成基于学习产出、能力导向、全过程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者可根据相关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验证既定目标是否达成,一旦评估结果不理想,则会通过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如此循环反复以达到持续最佳教学状态的目的。本次教学改革在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成绩评价体系,以能力考核为主,从平时过程考核、实验综合训练、分组活动、、项目结题、期末全面反馈五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以便于后续的改进和完善。具体综合评价体系见表3.
四、课程改革总结
本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上基于先进OBE教学改革理念,最终实现应用型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实现了从重知识向重能力重素质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基于OBE教学理念,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由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由重教轻学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重知轻行到知行合一-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形成了基于学习产出、能力导向、全过程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乌音嘎.基于PLC的加工中心控制设计[J].知识文库,2023:16-18
[2]尤忍堂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思政探索,梧桐学院学报,2023:77-8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互联网+翻转课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与探索(JG21DB400)
作者简介:王晓英(1988.11-6),女,汉,辽宁省沈阳市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沈阳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
陈玉玲(1977.11-6),女,满,辽宁省沈阳市人,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沈阳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