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源源不断地输入各大城市、各个行业,因此造成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使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教育缺失的问题愈发严峻,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的教育缺失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及心理健康,甚至对孩子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改善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教育缺失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简要阐明了当前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教育缺失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够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一)人格发展不健全
农村留守儿童自小与父母相隔两地,得不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的缺位,造成许多儿童出现了缺乏安全感、自卑、内向不合群、社恐、叛逆等问题。尽管身边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这与父母之爱比起来还是有明显不同的,毕竟爷爷奶奶给不了他们想要的那种父母之爱。同时隔代的爷爷奶奶文化低甚至文盲,和孩子沟通困难。无法知道孩子想什么?要什么?在他们眼里孩子吃饱不饿到,不摔到就行了。
(二)无学习兴趣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一个规范的家庭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只是片面强调学业成绩,大部分隔代监护人都是没文化,造成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基本作业都无法引导与监管,再加上孩子年纪小好玩,容易受到网络游戏的侵害,而使他们会放纵自己去玩电子产品,造成学业荒废。
还有部分孩子存在厌学情绪,有可能会因长时间没见外出的父母有些思念,在上课时开小差,无法专注学习。认为“读书无用”,厌恶学习,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儿童会放弃学习,产生辍学的想法。
(三)心理健康问题
因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性格就会变得倔强和任性,他们内心自卑、害怕被人看不起。同时因年纪小没有自控能力(一般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比较容易情绪失控,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敌对、戒备的心理。而监护人的精力与体力都放在农活上,无法满足孩子教育或心理需求。也因父母外出,无人及时发现与解决,留守儿童日而久之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孩子每天上学放学途中,监护人和学校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而隔代的监护人因文化水平低下造成缺乏安全防范保护意识,而留守儿童无人监管,容易出现被伤害或者伤人等安全隐患。
1、移动网络科技发达,各式各样信息充斥在移动网络中,其中危险信息无处不在。留守儿童年纪小是非难辨。喜欢模仿视频中的各种动作,进而酿成悲剧。
2、有的孩子家离学校距离远,未满12周岁就骑自行车上放学,但交通意识薄弱,横冲直撞,引起交通事故。
3、爱玩水。特别是夏天,很多留守儿童未经监护人的允许,偷偷结伴到江、河、池塘、水库等游泳,防溺水知识缺乏而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4、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生活,整个村庄人口通常不如城市多,村庄的治安设施也相对薄弱,这些条件给留守儿童的安全带来隐患,如作为目标物对犯罪分子攻击、感到恐惧,容易遭受攻击等。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
(五)道德意识淡薄
由于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与留守儿童离多聚少,一年不见一次面,缺乏亲情支持和指导,缺乏监督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品德易被忽视和放任。同时由于父母常年在务工愧疚于孩子,于是用物质、金钱对孩子进行补偿,每次回家都给孩子买很多东西,平时在电话中也要求监护人多给孩子一点零花钱,使得留守儿童逐渐养成喜欢攀比、充面子等等的坏毛病,对待事物难辨是非对错,把社会各种不良的陋习认为是追求的方向,而使留守儿童缺乏道德意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的不利。
二、建议和对策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存在的复杂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合作、配合解决。
(一)家庭方面
1、留守儿童家长首先在主观上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对孩子的好就是物质上满足孩子,给孩子住好、吃好等,忽略了与孩子情感上的交流。虽然在外打工的父母不可能24小时与孩子一起,情感交流靠的定期打电话或者网络视频,相隔不能太久,最好隔天一次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学习与生活进行指导。
2、在监护人的选择上,父母双方不能同时离开家,最好的是能让孩子的妈妈留身边,因为妈妈不仅仅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一个慰藉作用,相比对爸爸来说也更加理想。
3、留守儿童的父母应主动或定期和学校、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联系,及时清楚的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行为表现情况,发现问题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解决、处理,这样才不会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盲区。
(二)学校方面
1、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位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将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详细地登记。
2、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校的老师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能对问题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做到不歧视留守儿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孩子,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定期联系。平时班主任除了定期电话联系,还要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交流沟通。这样使父母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以能有效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4、学校应注重培养孩子间的团队配合与文明的行为习惯,应积极组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比赛,让每位孩子们都参与,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加强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也可利用媒体加强社会各界的宣传和倡导,促进社会各界与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让留守儿童全面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3):2.
[2]祁小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庭教育策略研究[J].今天,202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