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医用妇科凝胶敷料用于微生物阻隔、阴道防护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评估医用妇科凝胶敷料物理隔离微生物的效能及其对阴道保湿、缓解阴道干涩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5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分别进行了凝胶敷料的微生物隔离试验和阴道舒适度评估。微生物隔离效果通过体外模拟环境试验及体内阴道微生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阴道舒适度则通过自我评分系统在使用前后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数据显示,凝胶敷料能有效形成防护膜,其物理隔离效果明显。同时,约90%的志愿者反映使用本产品后,阴道的保湿度和舒适度明显提高,干涩感明显减少。
结论: 医用妇科凝胶敷料在微生物物理隔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可显著提高阴道的舒适度。其独特的物理保护方式为妇女健康护理提供了新的选择,并有望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医用妇科凝胶,微生物隔离,阴道保湿,物理防护,舒适度评估
1.引言
因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妇科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妇女面临的重要健康挑战。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女性经常面临阴道健康问题,如阴道干涩、微生物感染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女性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健康隐患。
传统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如抗生素、抗菌药膏等,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耐药性,干扰正常的生殖道菌群平衡,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因此,急需一种既能有效预防微生物感染,又能提高阴道舒适度,且安全性高的新型妇科用品。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妇科用品相继被研发出来。其中,以凝胶为基础的妇科用品因其独特的物理隔离和保湿功能,日益受到临床和市场的关注。医用妇科凝胶敷料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产品,独特地将物理隔离和保湿功能结合,为女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护理选择。
医用妇科凝胶敷料的核心特性在于其独特的成膜成分能够在阴道内形成一层防护膜,这一层膜不仅能够有效隔离微生物,防止其侵入,产品中的保湿成分还能维持阴道的正常水分,减少干涩不适。相较于其他化学抗菌制品,这种物理阻隔的方式显著减少了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潜在风险,更加安全、无刺激性。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严格的试验设计和一定样本的临床试验,对医用妇科凝胶敷料在微生物隔离效能和提高阴道舒适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估,从而为临床应用和市场推广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支持。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医用妇科凝胶敷料:本产品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妇科用护理产品,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和依克多因。其独特的成分设计使其可以在阴道壁形成一层保护性凝胶膜,将阴道壁与外界细菌物理隔离,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定植。
2.1.2 微生物菌株:为模拟真实情境,选择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和大肠杆菌这三种常见的妇科相关微生物。这些菌株来源于中国医学微生物研究所,并在适宜条件下保存。
2.1.3 培养基:使用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为念珠菌选择Sabouraud dextrose培养基;采用Mannitol salt培养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生长环境。
2.1.4 感官评分表:制定详细的感官评分表,旨在评估产品对阴道保湿和缓解干涩的效果。该表涵盖了干燥度、瘙痒感、灼热感等多个与舒适度相关的指标。
2.2 方法
2.2.1物理隔离效果评估:
膜形成试验:首先在无菌操作台上将凝胶敷料均匀涂抹在无菌的玻璃片上,确保其形成约1mm厚的膜,通过显微镜观察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微生物激活与培养:将三种微生物菌株从-80°C的超低温冷冻库中取出,逐一激活和培养。当菌群达到适中浓度时,进行下一步试验。
微生物定植试验:将细菌溶液滴加到已涂有凝胶敷料的玻璃片上,并与未涂抹的玻璃片对比。每隔一个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观察细菌定植情况,为期24小时。
2.2.2 保湿和缓解阴道干涩效果评估:
志愿者筛选:经过严格的筛选流程,选择了50名适龄女性志愿者参与此项测试,并确保在试验前两周没有使用过类似的妇科产品。
日常记录与反馈:志愿者在每次使用后都需要填写感官评分表,持续记录七天,以便准确捕捉到产品的实际效果。
数据收集与统计:试验结束后,收集所有的感官评分表,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客观评估凝胶敷料的保湿和舒适度效果。
3. 结果
3.1物理隔离效果评估
为评估凝胶敷料对微生物的隔离效果,我们比较了涂有凝胶和未涂有凝胶的玻璃片上的微生物定植情况。此外,收集并统计了使用前后志愿者阴道内菌群多样性、菌群密度集及乳酸杆菌占优势占比及pH值的变化。
3.1.1 模拟环境试验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涂有医用妇科凝胶敷料的玻璃片上,各类微生物的定植数量明显少于未涂抹凝胶的玻璃片。这表明凝胶敷料确实具有良好的物理隔离效果。
3.1.2 阴道微生态对比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菌群多样性(Ⅱ~Ⅲ)及菌群密集度(Ⅱ~Ⅲ)及乳酸菌优势占比均高于使用前,pH值无明显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医用妇科凝胶敷料具有阻止微生物定植及繁衍的作用。
3.2 阴道保湿和缓解干涩效果的评估
我们通过感官评分表收集了志愿者对于凝胶敷料在阴道保湿和缓解干涩方面的感受。
从表3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凝胶敷料在使用后,志愿者们的干燥感、瘙痒感和灼热感的平均评分都明显降低,表示凝胶敷料对于阴道保湿和缓解干涩有显著效果。
表4展示了50名志愿者对凝胶敷料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志愿者对产品的效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这进一步证实了产品的有效性。
4. 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寻找高效、安全的妇科用品对于改善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的研究中,医用妇科凝胶敷料作为一种独特的物理隔离产品,在微生物隔离和阴道保湿、缓解干涩方面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因涉及物理隔离效果,凝胶敷料能够形成稳定的薄膜是关键,这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侵入,阻止微生物定植的前提。此次研究在体外模拟微生物定植试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体内测试综合评估凝胶敷料的物理隔离效能,阴道微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大量微生物等宿主及外界环境相互制约达到动态平衡效果,乳酸杆菌能够与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通过阻止体外细菌与阴道黏膜接触的方式有效减少细菌定植和繁衍,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透明质酸钠等成分形成的物理保护膜能够有效阻隔细菌、病原微生物、致病菌和病毒的定植,与许多具有化学抑菌或杀菌能力的产品相比,以医用妇科凝胶敷料为代表的这种物理隔离方式提供了一个无耐药性、低刺激性的保护手段,尤其适用于对化学药物敏感或不宜使用的女性。
其次,凝胶敷料对于缓解阴道的干涩感也有显著效果。依克多因作为一种小分子的环状氨基酸衍生物,分子表面密集的电荷分布,使其可通过与水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进一步强化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降低水活性,促进较稳定“水复合物”形成,可以形成水性防御屏障,达到保湿及长效保湿效果,从而起到使黏膜免受刺激的保护作用。在我们的试验中,志愿者在使用后普遍反馈了阴道的舒适度显著提高。这种保湿效果很可能归因于凝胶成分的水分保持能力,它可以帮助皮肤维持其天然屏障功能,并持续提供必要的水分,从而保持阴道环境的稳定性。
当然,尽管本研究的结果十分乐观,但仍需注意其局限性。例如,样本数量相对较小,而且研究期限也相对较短。因此,对于凝胶敷料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凝胶敷料在物理隔离方面表现优异,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抗感染产品或治疗手段。患者在特定已感染的情况下,仍需考虑结合临床治疗措施。
总体来说,医用妇科凝胶敷料在物理隔离微生物和增强阴道舒适度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效果。其独特的无药性物理保护方式为妇科护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有望成为今后妇女日常生活和特定医疗场合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希望随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应用,这一产品能够为更多女性带来实际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婷, 王洋. 妇科凝胶敷料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产科杂志, 2019, 34(5): 345-349.
[2]张文静, 张雷. 抗菌凝胶敷料在手术后感染预防中的作用[J]. 中国手术学杂志, 2018, 26(3): 210-215.
[3]陈涛, 郝雨. 微生物耐药性及其对妇科治疗的影响[J]. 中国妇科感染与炎症杂志, 2020, 18(2): 110-114.
[4]杨凌, 孙楠. 羟乙基纤维素凝胶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 29(7): 85-89.
[5]郝明, 李燕飞.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感染中的角色及对策[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 16(11): 1025-1029.
[6]刘瑞, 王峰. 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中国生物材料学杂志, 2020, 39(8): 654-659.
[7]赵敏, 陆晓星. 念珠菌感染在妇科中的流行病学及预防[J]. 中国妇女健康研究, 2018, 29(4): 460-464.
[8]孙悦, 刘欣. 妇科手术后创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策略[J]. 中国妇女与儿童健康, 2019, 30(10): 1235-1238.
[9]赵伟, 张晨光. 大肠杆菌感染在妇科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 33(1): 12-15.
[10]马娟, 杨翠华. 海藻酸盐凝胶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 中国伤口修复与再生医学, 2019, 14(5): 556-560.
[11]杨少通,贺盼盼,罗敏等.不同类型敷料的抑菌效果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12):30-33.
[12]刘姝瑞,谭艳君,张明宇等.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39(01):90-98.
[13]张雪婷. 具有抗菌功能的细菌纤维素/无纺布敷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14]毛霏,夏庆成,韩静等.透明质酸的透皮释放及其保湿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6,45(11):20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