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法律基础》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市场更需要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校为实现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财商类专业和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开展跨专业选修课的人才培养,以适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全校的跨专业选修课《经济法律基础》(又名《创业法律指南》)进行以云班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践的探索,以期该课程的改革措施能在同类型的课程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云班课;新文科;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一、基于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律基础》课程思政的构建
(一)《经济法律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多以知识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配合举例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式开展,理论居多,缺乏对实际经济法律问题的解读。对此,可尝试采用基于云班课平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充分利用学校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学中心,优化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已有的案例资源的共享;录制教学视频、微课,将课程理论内容通过视频、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依托智能手机,设计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程小型案例解决的互动模式。同时在云班课平台尽量保持案例是最新相关的案例,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法律基础》课程在已有的相关课程“翻转课堂”改革基础之上,进一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有效的融合线上(模块为主的重点知识的微课视频,通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内有效的时间内进行练习、讨论的合作学习阶段,剩余时间与老师进行探究或与其他合作者进行讨论已完成应用创新阶段的学习)和线下(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结合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等)内容,教与学真正的做到互相促进,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三)《经济法律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包含学生学习成果完成情况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参与情况评价,注重对学生理论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估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线上作业、课堂表现、线上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PPT制作及汇报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
二、基于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律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
(一)依托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云班课平台线上线下的以基本法律法规为基础、以案例为主、尝试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混合式教学体系、以学生应用为主的训练方式”的应用型全新课程模式
鉴于我校非财经类专业学生跨学科选修经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特点,本课程从我校学生学情出发确定培养目标。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意识。知识目标是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使学生对经济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初步而系统的认识,了解相关的法律制度。综合目标是培养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能力目标是能运用民法典、企业法、公司法、专利法、商标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对相关案例作出判断,能解决和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般经济法律问题。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根据云班课平台线上学习轨迹和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适用而设定。
(二)在基于以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中,充分体现“混”和与最新时效性案例、法规研讨相结合的特点
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兼顾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以经济主体法、经济行为法、经济司法为主线设置课程,基于云班课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以情境教学、模拟法庭、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形式展开教学。例如在《公司法》模块的学习中,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观看微视频后,对其中的原理理解后,制作PPT,课堂中进行小组交流,进行深入互动学习,这一阶段属于深入学习阶段,通过不同小组对不同公司的分析,使学生思考公司法在公司中到底是如何运用的,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布置案例,在课堂教学环节对案例进行讨论,并适用“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增强该模块内容的实用性,使同学们能分析复杂的合同关系,同时也可拟定简单的合同,以课程的形象化、生活化和趣味化为落脚点,使该课程成为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门课,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学资料“教学两便”的融合适用。
目前本课程没有出版的教材,只有各模块的教材或各部门法的教材。为了更好的适用基于云班课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学习资料不拘泥于教材,对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以满足学生“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教学资料的整合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是时效性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我国立法机关对相关法律法规作了重大修订。为更好地反映当前经济法律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与特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掌握的经济法律基础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学资源课程组进行整合,以体现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其二,是实用性强。经济法律基础各部门法调整的对象,非财商类经济专业的学生理解不是很容易,根据非财商类本科学生的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围绕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所面临的经济法律问题,对内容进行取舍。除了第一个模块阐述经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外,其余的模块都以具体适用的部门法为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三,是形式新颖。对九个部门法模块进行“引导案例”“同步例题”“知识链接”“案例赏析”“实践演练”“自测题”等多种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使学生在“学”“练”和“做”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乐学善用的目标。同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多样,可以通过学校云班课在线的课程资源中获取,可以通过教师多媒体课件获取,可以通过微视频获得,可以通过习题集获得。最终以达到推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综上,经过几轮上述教学模式在宁波财经学院《经济法律基础》课程及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应用,目前以达到当初开设本课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