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与策略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本文主要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巧妙运用地方文化历史资源,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展主题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等有效策略,以为今后有关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高中历史;策略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不断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地方历史文化逐渐的涌现出来,对于后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入,不仅可以提升历史课堂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探究的欲望,而且可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提升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并结合教学的内容,科学的制定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的策略。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第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入历史课堂,意味着更多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这可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深度,助力学生好理解历史知识[1];第二,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支持下,学生会逐渐形成深度、广度学习的意识,这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助推学生的发展;第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入历史课堂,学生可以分析与解决的历史问题更加多样化,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2]。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动力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缺失,严重抑制了他们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所以,学生历史学习动力以及兴趣的激发成为了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历史教材为核心,对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借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例如,在开展“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导入。如,在教学的开始环节,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全国人民浴血抗战的画面。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讲述:我们当前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涌现出来,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伟大的革命先烈呢?这时教师会发现学生可以说出许多知名的革命家。然后,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继续讲述:知名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还有许许多多革命家也为了革命付出了生命。在我们本地就有这样的革命家,同学们想了解他们吗?假设学生说想。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本地的革命先烈及其事迹进行介绍。最后,在学生了解完革命先烈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在这样的教学铺垫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变得高涨,而且思想也会得到升华和发展,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历史知识学习中。
(二)开展课堂主题活动,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课堂主题活动的开展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合的重要方式。主题活动的高效开展对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3]。因此,在学生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师还需组织课堂主题活动,利用主题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设备出示相关的题型,让学生进行抢答,答对的同学可以积一分。在答题结束之后,积分最多的学生可以收获一分小礼物。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又如,教师也可以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的故事讲解活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渠道,自主收集地方红色文化故事,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地方文化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育人效果。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课外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课外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近距离的感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强化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而且可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因此,为了推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更好的融入,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展开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参观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旅游胜地以及红色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实地参观和调查,让学生认真观察相关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以及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等,促使学生深入的感知和体会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在学生参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保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撰写实践调查报告。在实践报告撰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并结合自身的考查和实践,将保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策略论述出来。在实践报告撰写完毕之后,教师可以专门开设一节课,让学生对实践调查报告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教师要与学生就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践报告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实地参观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地方文化资源,而且可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历史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历史学情,科学的组织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强.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 素养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2]张琨.哈尔滨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3]刘文莲.地方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在高中历 史课堂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4(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