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遗”视角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潘梦丹
  
富裕媒体号
2023年3期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06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具备很高的文化价值,但是工业化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艺,手工艺人越来越少,许多传统手工艺因而得不到继承。传统手工艺历经岁月的考验,经历了种种的社会变迁,存留到现在已满是伤痕累累。近年来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非遗”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手工艺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当中。当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推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探索其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对于目前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复兴,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它帮助我们建构起今天的社会,帮助我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未来之路[1]。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发展“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也相继被列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众所周知,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大量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存在,同时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之一。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不仅多样,而且精美绝伦。传统手工艺背负着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的努力、汗水与智慧。就以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而言,每一个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都是中华文明的宝藏,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守护。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机械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正在被我们遗忘,速度之迅速,令我们不禁感叹。

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内涵

传统手工艺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传统手工艺注定是不凡的存在,它也带来了许多灿烂的文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设计习惯,具有鲜明的特色,手工艺的设计文化也为现如今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增强了设计自信。所谓手工艺字面意思就是依靠人的手工制作并且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手工艺与机器生产制造不同,手工艺是完全依靠手工艺人自身的技能进行制作。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手工艺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便利生活,同时也要求能够美化和丰富生活,不同的需要促进了各种类型手工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手工艺产品创造的多元化[2]。因而,传统手工艺对人们的意义特殊,对当代设计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手工艺设计阶段,在设计史上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且令人惊叹。在七八千年前,人类社会进行了第三次社会分工,即劳动和产品交换。在这期间,制陶和炼铜的方法被人们发明出来,这也是人类进行的最初的创造性活动。伴随着新材料的涌现,各种生活用具也相继被创造出来,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所有的这些都为设计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手工艺设计也由此进入了新的舞台。毋庸置疑,传统手工艺有其辉煌的历史,无论的外国的手工艺还是中国的手工艺都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的文明,传统手工艺代表了手工艺人数千年来勤劳辛苦的结晶。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发轫于乡土社会的生产形式,其汇集经济、文化于一身,不仅是传统农耕背景下乡村社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髓[3]。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

1.遭遇时代危机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快,使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4]。”机械化的批量生产冲击了手工业,使得许多传统的手工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在过去,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会去精心地制作产品,生活用品,都是手工制作而成且技术含量很高,而现在大部分的产品,都是从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技术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价格昂贵,从而使得越来越少的人知晓传统手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使传统的手工艺品在实用性和美学上都与现代人的生活、物质和审美格格不入,因此,一些原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技艺也就慢慢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为了避免文明的消失,还有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结合在一起,整合了传统手工艺的各个要素,既丰富了作品本身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手工艺,同时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瑰宝。

2.传承具有排他性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一般都是由家族和师傅代代相传,有着很强的排他性,不是说学就可以学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有规矩可言的,往往讲究对传承人数量的控制,徒弟的数量是有限的,数量上的限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技艺,更是为了保证技艺的优质传承。但是,限制弟子的数量也是有缺陷的,如果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一些技艺就会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从而导致许多技艺的消失。与此同时,很多传统手工艺都具有地域性,而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也难以判断这种技艺是否可以由年轻人来学习与传承。再加上“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在挑选传承人的时候要求会更加严格,对技艺的传承也会有所保留,这就导致了传承者在学习的初期会遇到很多困难。随着国家对“非遗”的关注逐渐加深,许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手工艺充满兴趣与热情,但由于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排他性导致没有办法进行系统的学习,更不必说拜师学艺了,这就使得他们转头去从事别的行业了。

3.学艺周期长

与现代机械化的生产不同,手工艺产业中的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工匠们根据不同的工序进行一步一步地加工。有些看似简单的技艺,其制作过程却十分繁琐,且耗时耗力。俗话说,“三年出徒,五年成师”,新人从学徒到能够独立制作一件手工艺品的时间较长,大多数的年轻人无法专心学习手艺,心浮气躁,不深入钻研,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这就进一步制约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由于过去的工作门槛高且选择少,老一辈的手工艺者们选择学习一门手艺大多数都是为了谋生计,因此可以忍受艰苦的学习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机会的增多,年轻人可以选择的行业有很多,因此,他们很难能坚持长时间且枯燥的学艺过程。

4.缺乏创新意识

许多手工艺人仍然十分顽固、落后,认为他们的技艺必须要跟先辈们保持一模一样,不能做出一丝更改,甚至连纹样也要遵循传统,绝对不能逾越。思维的僵化,使得一些手工艺人无法迅速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如今的审美,不能够将手工艺品进行现代化的再创造,因此许多手工艺品往往不能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当代的审美,相比起几百年前而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个传承人若是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传统手工艺发展至今,与古代时早已有所不同,古代的传统手工艺品更加注重功能的特性,现在的传统手工艺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还要满足审美功能。“艺术要与时俱进”,手工艺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每一代都要力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美有了更高的要求,手工艺人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制作出更加吸引人们的手工艺品。

三、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1.加强对传承人的思想革新

古往今来,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方面仍存在着不少为人诟病的陋习。虽然传统的家族式传承能够保证技艺的私有化特质,但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传授技艺观念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这不仅使得喜爱传统手工艺的后辈无法进行系统学习,还阻碍了传统手工艺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思想革新变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大力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环境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需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丰富自己,主动寻求更为多元的发展道路。每一位优秀的手工艺人,都经历了长达数年地练习,这与他们坚韧的毅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传承一项技艺,最重要的不仅要“传”,还要传好,这样才能保证技艺能够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当下,传统手工艺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传艺观念,尊重“非遗”类传统手工艺的独特之处,并在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努力突破家族界限、消除性别歧视、搭建学习平台、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找到合适的、优秀的手艺接班人,促进传统手工艺地快速健康发展。

2.积极为传统手工艺储备设计人才

将传统手工艺引进到地方中小学和高校之中可以为传统手工艺储备更多的设计人才。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与开发,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熟知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又要能准确地把握现代的审美需要,使之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优秀的手工艺传承人,要想的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并广泛地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手艺更上一层楼。学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关键场所,应当在教育方面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校园进行传统手工艺的传播与普及,能够挖掘出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并加以重点培养,为传统手工艺储备设计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到课程设计当中,使学生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并了解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观念。

3.通过各种形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交流与传统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传播速度更快、受众更广、效率更高,所以,在现代文化传媒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手工艺。网络是目前现代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体,它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获得了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经验,把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可以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影视传播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非遗”类传统手工艺的一个重要媒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关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影视作品和节目,使传统手工艺以一种新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延禧攻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宣纸、绒花、香云纱、缂丝、打树花等,都被巧妙地融入了剧集的每一帧当中,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般地真正体会到精致典雅、古典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4.传统工艺与现代制造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手工艺没有被很好地传承下来,也是因为它的制作方法太过复杂,需要经过多重的工艺流程。一件优秀的手工艺品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就造成了手工艺品的成本很高,产能却很低,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进行购买,传统手工艺品就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如今的年轻人难以像传统的手工艺人一般继续使用那些从农耕时代就流传下来的烦琐、落后的工艺制作程序,所以,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的改革,可以在一些非关键性的工艺制作过程中,采用少量机械或电子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进行木雕工艺制作时,在外部去粗的工序中,可以采用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在关键的修整、雕花等方面,仍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此外,在进行生产时还应将手工艺人的思想和感情,注入到作品中,这样才能体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以创新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具创造性的产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机,并最终实现“活”的传承。

四、结语

传统手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5]。传统手工艺本应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机械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承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技艺正在慢慢消失。国家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政策来保护传统手工艺,也呼吁了一些设计师们积极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设计之中。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它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给予手工艺人实质性的帮助,积极传承传统手工艺。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切入点,改变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困境,永远地传承下去。让传统手工艺在今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持续发光、发热。

作者简介:潘梦丹(1998-),女,汉,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在读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产品造型设计。

参考文献

[1]方李莉. 论 “非遗” 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为例[J]. 民族艺术, 2015 (1):71-83.

[2]徐艺乙.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J].江苏社会科学,2011(05):223-228.

[3]王潇. 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

[4]徐艺乙.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J]. 贵州社会科学,2015,(09):77-83.

[5]张露芳,周朋泽,刘肖健.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策略[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2):207-2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