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民国时期江西童子军初探

王竞尧
  
富裕媒体号
2023年9期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2200邮编

作者简介:王竞尧(1998—),性别男,汉族,籍贯:安徽蚌埠,硕士,单位:江西师范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童子军的发展产生于世界童子军运动的大潮中,而江西童子军的发展即为迅速,1917年江西第一个童子军团成立于南昌,历经北京政府时期的初步发展,再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推动,江西童子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江西童子军举行的大露营等户外活动锻炼了青少年的意志,同时在抗战中成立童子军服务团,投身到抗战洪流中去,为民国江西教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童子军;江西;民国时期

童子军研究是教育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学界对于中国童子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丰硕的成果,相关学者对于江苏、北京、广东、安徽、四川、云南等区域的童子军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进展,推动了中国童子军区域史的研究,但关于江西童子军的研究现今仍属空白,因此笔者将利用民国期刊、报纸作为一手史料,对江西童子军进行初步的研究,以丰富童子军区域史、民国江西教育史研究。

一、北京政府时期江西童子军的初步发展

童子军的创始人为英国人贝登堡,早在1907年贝登堡就开始进行创立童子军的尝试。贝登堡从各个学校征召20名学生,将其编为4个小队登陆白浪岛进行露营活动,此20名学生在岛上进行露营、烹饪、追踪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几年童子军在欧美国家受到普遍的接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童子军的创立一方面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亦源于清末民初的尚武思想。甲午战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纷纷图谋瓜分中国。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内有志之士开始强调“军国民教育”,加之清末新政对教育的改革,西方新式的教育模式也给中国童子军的成立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民国肇始,中国童子军第一队便在湖北文华书院教师严家麟的推动下成立,在之后数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校中亦出现了童子军教育。

“江西童子军的创始始于武昌文华童子军李君的播种,创办的学校是南昌宏道小学,时间早在民国六年的秋季,此后就有南高的学生,在南昌一师等学校继起组织。”1921年江西省教育会鉴于江西童子军的飞速发展,发布了《附设童子军案》,对此前自由发展的江西童子军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使江西童子军受到省教育会的直接领导。该案规定了江西童子军的宗旨,并规定了江西童子军的誓词,具体为“忠心爱国、爱护他人、服从纪律。”此外,规定了童子军的规律:“诚实、尽忠、助人、亲爱、礼节、爱物、服从、快乐、节俭、勇敢、整洁、公德。”在编制方面,该案规定了团之组织和队之组织,对于每组童子军的人数以及队长、副队长的人数作了规定。该案对于童子军的资格亦有明确的限定,该案规定“年在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身体健全耳目灵敏、不贪饮食不惰操作能耐劳苦性情平和不嗜烟酒得家庭之允许入队;队长资格为有管辖一队童子军之能力、知队员个人之品性;团长之资格为年在二十岁以上、童子军之经验、能留意童子军之道德、学行能为童子军之表率并为队员所信仰、热心办事、有恒心;对于童子军教练的要求为教授童子军之课程、指挥童子军之操演”。此外,该案还对童子军之服装、用具、课程、礼节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1921年7月13日,江西童子军举行誓礼仪式,江西督军陈光远、江西省长戚扬、江西教育厅厅长程时煌先后发表江西省教育会童子军成立词,童子军亦宣读答各长官词,场面颇为壮观。

综合来看,北京政府时期江西童子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涉及学校少、参与人数较少、经费较少,但北京政府时期江西童子军的发展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童子军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江西童子军的发展

1927年4月18日,国民党开府南京,至次年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在南京政府前十年间,在中央机构层面先后成立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司令部及中国童子军总会,对童子军的管理步入正轨,同时在此期间江西童子军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数据显示,1928年江西所登记的童子军人数仅为250人,但至1934年,江西所登记的童子军人数已经达到21443人。此外,开展童子军教育的学校亦大为增多,全省共计有290所中小学开展了童子军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童子军的经费、教练员的生活费均有明确的规定,每所学校的经费及教练员生活费均有明确的数额。此外,江西教育厅对初级中学童子军、初级中学女童子军、高级小学童子军、初级小学幼童军各学期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标准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划。

江西童子军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童子军教练团队的努力。首先是师资方面,省立学校童子军教练员的师资大多来自体专学校、省立高师的优秀毕业生,更是有4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含有女童子军的学校,其师资中亦有部分来自女中高师、上海女体师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女童子军的发展。其次是江西教育厅对于教练员的培养十分重视,通过江西省会童子军教育讲习会培训、派员赴教育部童子军训练员培训班、寒暑假举办中小学教师讲习会时加授童子军课程、庐山暑期训练班以及省际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童子军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培养童子军。

江西童子军不仅接受了大量的学习和训练,同时亦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首先是童子军检阅活动。1932年5月,江西全省童子军在南昌集中进行大检阅大露营,中国童子军总司令何应钦亲自出席训话,各童子军精神饱满,异常活跃,何应钦优奖有加,并赠奖品。其次是参与童军节庆祝会。1937年3月15日,江西省会童子军举行童军节庆祝会,到场童军千余人,服装整齐、精神焕发。除此以外,江西童子军还参与了全国童子军大检阅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体来看,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中,江西童子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在整体规模、童军及教练员素质以及影响力上看,都远远高于北京政府时期,但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江西童子军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江西童子军与江西抗战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面对强敌入侵,中国童子军总会迅速出台了《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大纲》,号召童子军走出校园,为抗战服务。在中国童子军总会的号召下,江西童子军迅速成立了江西童子军战时服务团,至1938年南昌市、九江县等十六处已成立战时服务团,其任务主要包括随军担任救伤、通讯、侦察等工作,或在后方担任看护、宣传、慰劳、征募、保安等工作。

以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104团为例,该团成立后立足江西开展抗战救国活动。武汉会战中,该团随九十五师赴前线服务,担任侦察、救护、代笔、输送、引导、架桥等工作,服务之努力,深得该师师长罗奇及前线各将领之嘉奖。此外,该团还协助省会新闻界劝募寒衣、协助新闻界慰劳庐山孤军、参加义卖等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了前线抗战。

抗战时期,由于江西身处抗战前沿,战火遍及大半个江西,因此江西童子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地挫折,其规模已无法达到抗战前的水平,但无论如何,江西童子军在抗战中的优良表现是值得认可的。抗战胜利后,江西童子军虽有一定的恢复,但不久解放战争开始,学生与政府矛盾加深、物价飞涨,童子军教育已无法持续。江西解放后,童子军被取缔,少先队以及共青团成为了新中国的青少年组织,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胡立人.特载:一年来之江西童子军教育[J]江西地方教育,1935,(24).

[2]附设童子军案(共十四件),[J].《江西省教育会会务录》,1921,01.

[3]童子军消息:乙、国内要闻:各省童子军新闻辑要:江西:南昌童军检阅,[J].中国童子军半月刊,1932,创刊号:112.

[4]省会童子军举行童军节庆祝会,[J].江西地方教育,1937,(75):21.

[5]胡立人.江西省童子军教育的过去和现在,[J].江西地方教育,1938,(130):13.

[6]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〇四团服务纪要(续),[J].江西少年,1939,(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