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探索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提质增效的目标出发,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双新”指的是新课标和新教材,是现如今教学改革应坚持的重要理念。基于“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构建语文课堂新样态。初中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双减”;“双新”;初中语文;教学效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如果教师墨守成规,不仅仅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不合时宜,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双新”理念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着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其在课堂上吸收和内化所学知识,减轻他们学业压力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基于“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体现
其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互动,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使其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初中阶段科目比较多,学生有一定的压力,通过基于“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开展教学,运用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冲破原有枯燥、压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为其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感受语文知识,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感悟力。
其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皆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为基本课堂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有效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创新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使其获得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突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二、基于“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提升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打造生态课堂
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有助于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吃透教材,梳理教学内容,提炼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从编排意图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文本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如关于小说教学,教师可以将分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塑造人物的方法,;散文教学则需要从文章布局、写作技巧等入手,让学生深入分析散文语言的内涵,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说明文教学则需要从文本特征出发,掌握文章叙述的顺序、对象等,让课堂教学思路更加明确,学生也会更快地投入学习状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从生态课堂打造的角度出发,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从减负增效的目标出发,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刻体验。
例如,在学习《春》这节课时,首先,教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表达三个角度分析文本,增加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深度解读,进而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之后,教师创设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开展成语接龙、头脑风暴、即兴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环境中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落实分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
“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特征,发现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基于他们学习能力和基础开展分层教学,更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教师设置以下分层问题,分别是翻译这首古诗,并思考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在诗中标出平仄音;解释这首诗的字词。各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问题情况中分析他们的知识水平,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再如,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翻译并掌握此文的重点字词,初步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思想情感;基础处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则让他们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把握语言内涵,分析文中人物的特点;基础较高的学生则让他们收集《世说新语》中与文中主人公相关的篇目,并进行对比学习,增强他们对人物形象立体性的认知。
(三)实施单元教学,培养整体思维
新教材改革背景下,教材编写突出单元性特征,这就需要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的学情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追求深度学习,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重组,设置单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思维。单元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其从整体的角度深度解读文本内容,有效增强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括《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等五篇文章,再结合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整体为“互联网+生活”,进而设置单元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朗读并录制下来,上传到班级QQ群,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谈一谈对生命、亲情的看法,初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让学生挑选本单元文章中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整理到手抄报上并进行赏析,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最后,结合单元内容,以“感悟亲情/生命/景色”为主题搜集相关材料,充分借助网络渠道,制作相应的PPT,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课文连接生活,强化知识应用
“双新”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沃土中学习语文知识,这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目标的有力体现。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单纯注重技能的训练,制约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将课文连接生活,能够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气息,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还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语文学习潜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植树的牧羊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而提出环境改善的措施,最终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体验,使其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有效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再如,在学习《口技》这节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口技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民间艺人进行口技表演的视频资料,通过强烈视听感官刺激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作者文章描述的理解。此外,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民间艺术,探寻民间艺术文化,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也大有裨益。
(五)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倡导教师应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作业的参与热情。具体来说,教师应摒弃机械式作业的设计思路,控制好作业量,同时还应增加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对知识的认知,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语文思维的发展,使其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作业完成度。
例如,在学习《故乡》这节课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变了”生活小调查,让学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要求表现出人物和事物的变化,还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这样一种作业设计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生活认知,使其在内容构思的过程中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也深化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再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节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将作业制作成音频,之后在班级内进行优秀作品评选,不仅拓宽了作业形式,也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再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例子写一篇寓言故事,要求寓言精炼,还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深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双减”政策和“双新”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突出实践性的特征,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作业中,有效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基于“双减”“双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达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双减”“双新”皆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需要教师从减负增效的目标出发,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提升的同时,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浩宇.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 000(010):P.10-13.
[2]米玛. 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 传奇故事, 2021(18):19-20.
[3]冯喜. 新教材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思[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1(3):2.
[4]饶顺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尝试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07):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