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摘 要:结合新课改的教育背景,学校应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完善体育课程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塑造学生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格。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立德树人、强健体质、品格塑造和传承民族精神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校园文化特色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以生为本,践行以武塑德,以武强身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新课改;武术;课程开发
引言
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也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利用优质的武术教育理念和资源,丰富和完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有助于打造学校独有的体育文化,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此,教师应着力构建和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培养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精神,推动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一、完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展开,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结合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开发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1],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趣味游戏体验渗透武术基本动作和技能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保证了武术课程的实用性。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四个理念和五个领域目标,确定了每学段学生的武术校本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武术基本功训练和对抗项目为主,适当增加格斗玩具和器材的使用,夯实学生的武术基础,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防身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发展,强化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比如在低年级武术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时,融入拳、掌、勾等基础武术手型的训练,加入弓步、马步、扑步等腿部动作,在训练过程中以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形式强化学生练习,提高学生对武术基本功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在高年级武术小本内容设计时,可以渗透改善版的格斗训练和技击格斗等实战练习,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在挑战中树立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科学设计武术校本教材
武术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武术课程开发和实践中除了要传授武术基本功和技能外,还应重视武术文化的渗透,做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教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健全学校武术课程目标体系,结合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设计完善的教学内容。在内容指导下,教师结合高校、社会等多方面资源编写、设计武术校本教材,通过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融合学生感兴趣的IP形象和情境创设,展现武术文化和武术基本动作、武术器械等相关内容,打造武术校本特色课程,为学校武术校本课程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设计低年级武术校本教材时,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应以大图少字的设计理念进行教材编写,同时要标注好拼音便于学生阅读,在高年级内容设计时,更要传播武术文化、武术礼仪等相关知识,以趣味挑战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既丰富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武术涵养和武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武术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武术虽然是枯燥性的重复练习,但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投入到愉快地学习中。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层次教学法、亲身示范法、模拟竞技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比如,在树立武林高手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精忠报国》《霍元甲》《少林寺》等影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武术内涵,深化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发挥武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让武术回归育人本色[2]。
四、改革武术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发挥教师评价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重视学生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构建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全面了解课程实施问题,指导课程优化措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除了构建多元评价主体外,还应丰富评价内容,从单一的教学内容评价延展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绪、体适能与健康、学习方式、学习反思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自驱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武术,热爱并弘扬武术文化,促进武术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结束语
学校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强健学生体魄、塑造学生品格、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心态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实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做出了重要典范。
参考文献
[1]田恬,戴捷.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开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37-38.
[2]肖红伟.小学武术课程德育元素及信息化融合育人路径探究[J].拳击与格斗,2021(1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