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陈茹静
  
百家媒体号
2023年23期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成果名称、成果的主要内容等。(主要内容含预期计划执行情况;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特色、主要建树、创新之处和对策建议等)

(一)计划执行情况

1.开展理论学习和培训

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理论和理念需要不断提升,为此,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一些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到校讲学或者把老师进行外派学习,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广大课题组成员理论修养的提高。学校还固定每周学习时间,加强课题组成员自我学习和研讨活动,定期学习和课题研究有关的教学理论、要求,使得课题研究从始至终都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2.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为了方便课题组成员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提高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努力构建交流平台。如青年教师教科论坛活动、教师微信群等,这不仅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促使他们专业得到发展,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也有了更多感悟,也更加了解教育信息化2.0背景要求。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并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融入信息技术优势,这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积极作用。

3.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想要深入分析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作用和效果,就需要在真实的课堂中开展依托信息技术的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智慧教育平台等,以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适应,发现一些不足,从而寻找到更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融合的有效方法措施,既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得到更好的研究成果助力。

(二)创新之处

1.优化学生评价系统,实现大数据教学管理及数据智能驱动的精准教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性主观性评价。借助信息化手段,多维度评价学生,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高效教学。利用大数据平台,为老师教学提供数据决策支持,制定学生适应的学习资料及学习路径,帮助教师精准掌握班级学科均衡性、学科学情、学生学情,明确教学中的薄弱点,并能智能的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精准教学。

2.打造互联网+,建设线上教学资源,活用电子学习包。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学的教学资源的丰富度,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电子学习包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课前课中课后的一系列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提前学习,先学后教,教后复习。同时也可以有助于学科老师之间的线上沟通与探讨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学习,资源共享。

(三)主要研究成果

1.进一步清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价值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一些数学当中的抽象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可以更生动形象,学生梳理起来会更容易,也更容易记忆,学习起来更轻松,也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第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在课下可以随时随地地反复观看课件进行理解,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等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实现自主学习。如图书馆、家里、校外等环境中都可以自由学习,并且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目前,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小组讨论形式,也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难点重点内容和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达成学习目标,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集体荣誉感。

2.完成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

(1)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小学数学不同于以往的小学数学, 现在的小学数学比以往的小学数学更具难度,涉及的知识点更加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这就需要数学老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利用现代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实现学生的多角度教学,而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这么做也会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将老师教学的重点放在主要的知识上。但就目前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来说,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比如说老师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用来提高老师的讲课质量,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了解该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这就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了一定的限制,学生无法彻底掌握知识,更无法将知识熟练的运用在解决问题上。所以目前来说,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没有达到充分的水平。

(2)学生对老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

一旦学生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就对知识无法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对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适应没有达到最好状态的表现有:比如老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但一些学生只适合在课本上进行学习,一旦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重点无法准确记住。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多干扰学生进行记忆的因素。比如多媒体中,老师会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原本这些图片是为了设置相关的情景,但学生就会过分注重这些图片中的内容,而忽略了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学生就会忘记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或者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记忆不清楚,不明确,再加上后期没有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复习,那么学生很快会将老师讲的知识点忘记。所以说,学生还没有充分适应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

3.提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课件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并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件。既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将要教学的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助推形成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变换》这一部分内容的课堂当中,可以结合图形变化的对比图片来制作课件内容,将知识点与图片进行匹配设计,从而借助课件图片来带领学生去探究图形变化的具体方式。同时,可以利用课件的优势功能,来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具体的图形变化过程,让学生能够对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掌握,帮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习题过程当中进行精准运用。而且,希沃白板作为专门为教学实践活动研发的信息科技教辅工具,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希沃白板展示课件内容,让学生可以清晰观察图形变化的过程,结合涂鸦笔和电子黑板,及时补充课件上缺少的重点内容。

(2)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建课堂学习的氛围,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基础,所以,对于一些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学习指导,在课堂氛围的帮助之下,来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加具体的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功能,为学生营造更加有效的课堂学习情境,助推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完成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

例如,《分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课堂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希沃白板的展示功能来放映生活当中的分数应用场景,在视频情境的帮助之下,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当中分数运用的实践操作,从而结合案例来助推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视频素材能够发挥十分有效的积极效果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当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具体想象。

(3)开展线上课程打造智慧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来开展线上课程,利用智慧课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服务,而且,我国现阶段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水平,可以支持教师在线上开展教学活动,在智慧课堂的帮助之下,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设备的条件支持之下,开展线上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线上教学指导。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将有关分数计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传授发放到学生的学习账户当中,让学生利用智慧课堂的形式开展线上学习,从而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课堂学习资源,利用微课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而且,电子书包等移动学习设备,也能够方便学生从互联网资源中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学习素材。

(4)社交平台为载体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下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以社交平台为学生指引的载体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以社交平台为学生指引的载体,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来与学生交流,指出学生在数学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不足,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在社交平台的帮助下,与教师建立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让教师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既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也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方便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获得前进的方向和信心。教师可以借助钉钉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近段时间以来的思想变化,也可以借助建立学生群来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让学生将自己掌握不足的问题发到群里,方便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教师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布置作业,追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打好基础。

(5)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评价机制及课堂管理力度

教学反馈环节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是学生获取教师指导以及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对其加以重视,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构建双向评价机制,实现教学反馈。

例如:教师运用数据储存与分析技术建立对学生的长期记录。首先,记录学生每次课堂表现以及考试成绩,综合分析出其在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且将其作为数据进行保存,通过对比了解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其次,教师固定以月为周期与学生展开交谈活动,通过得出数据为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建议及意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记录并分析,得出当下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随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最后,教师运用网络空间与学生进行适时评价反馈,将其每日表现反馈给学生,并从学生处获取感受,保证教学调整更为及时与有效。

(四)研究特色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包含内容广泛,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智慧教育平台等都属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些在被广泛运用和大面积推广,它们的加入给传统课堂,给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活力,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手段更灵活,课堂氛围更感染人,教师教授起来更有效率,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动力。可见,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好处有很多,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会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图文结合,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视频,也可以是有律动的声频,有画面、有声音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觉得有趣。特别是可以将一些数学当中抽象的知识、概念、定义等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难点。传统的数学课堂虽然少了动态的视频等的支持,但传统课堂老师会一遍遍地讲解,帮助学生反复理解。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动静结合,视听相兼,相互补充,使得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不会代替传统数学课堂

在教育和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暴露出一些不足,信息技术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更受欢迎。也许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但信息技术不会代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拿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板书来说,板书展示的是教材编者的思路,可以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它搭建了学生和教材的沟通渠道,它是一份浓缩的教案,是教学内容的提炼。信息技术虽然多变灵活,但画面经常变动,不仅短暂而且具有局部性,学生只能感受到一种视觉暂留,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五)主要观点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对某一科目感到有兴趣时,他才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研究,去和学生交流探讨,去钻研更深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就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例如老师在讲某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或者研究动态,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展示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利用视频,利用一些专家在讲座上的内容。学生在传统模式教学下,已经厌倦老师的娓娓道来,而通过视频或者专家的讲座,就能吸引学生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一旦集中,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相应的增加。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老师在面对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有疑虑时,可以在网上查找其他相关专家的讲解视频,这样就可以通过多个专家的讲解视频,让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提高他在数学问题上的解决能力。学生一旦能够独立的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它就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原来可以学好数学,从而更加的充满信心,自然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海量优质的网上学习资源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讲解视频,这也就产生了很多网上教学视频网站。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不仅可以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上也会更加轻松自如。

比如老师在讲到一些关于空间立体知识的时候,由于空间立体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那么老师就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的动画视频,将空间的图形通过动画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具体的看到图形的样子,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会更加透彻更加明白。

3.利用信息技术克服学生学习能力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能力的不足,比如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各方面数学能力,但如果老师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就会帮助学生克服这些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不足,就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视频,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分析能力。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练习题,因为网络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搜索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现状,老师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来提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深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4.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合作互动

新课改倡导生本教学理念,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合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实现自身与集体理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索才能更好地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而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互动合作提供了优势平台。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杜绝因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而冲淡学生主体活动时间的问题,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公式的推导是重点与难点。传统教学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演示以后让学生记忆背诵,学生对于圆的面积知识印象不深,也不会运用。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动态地把圆细分为许多部分,从而再次拼接成一个长方形,使圆的面积计算发生了转化,然后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圆的半径或直径与圆的周长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让学生在课前用硬纸板制作圆的模型,结合多媒体大屏幕的展示进行切割操作,将切割下的部分拼成长方形。这样,学生操作与信息技术展示相结合,既有视觉体验,又有实际操作体验,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以达到知识的真正内化。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7):63-65.

[2]喻成英.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导学,2023,(20):55-58.

[3]闻华.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3,25(13):197-199+220.

[4]李淑. 深度学习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探索[J]. 考试周刊,2023,(23):103-106.

[5]饶淑钗.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2.0的几点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3,(16):173-175.

[6]许文翠.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索[J]. 广西教育,2023,(16):113-115.

[7]仇晓露. 再谈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以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我们认识的数”的教学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23,(16):64-66.

[8]宋英华,杨潞潞.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5):18-21.

[9]吴大芬. 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 家长,2023,(15):58-60.

[10]潘亮佳.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23,(05):68-7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