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习作能力优化的语文高质量阅读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周继伦 李小芳
  
百家媒体号
2023年25期
1重庆市南川区第三中学校 408400 2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 408415

摘要:阅读和写作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阅读和写作对于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十分重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学生要想提升写作能力,离不开大量阅读,当学生读的书多了,掌握的词汇多了,在写文章就不难了。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在着手写作就不难了。基于此,本文就基于习作能力优化的语文高质量阅读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策略为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习作能力;优化策略;阅读课堂设计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若想学生能够进行大量且有效的阅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积累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起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兴趣的激发便成为了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师要采取一系列的、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个时候教师再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就可以使阅读教学对习作表达发挥积极的作用。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一味地讲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一直在被动地学习,学习兴趣不高,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解《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交流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最苦的事情以及最快乐的事情,通过分享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从而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也更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对习作表达发挥积极作用。之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内心最苦与最快乐的事情,去感知作者是怎么定义最苦与最快乐。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很好地被激发出来,通过阅读,学生对文章也能产生一定的感悟,同时也能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2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于文章当中优美的词藻,或者是有意义的段落,引导学生摘抄记录下来,进行美文赏析。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也能够养成摘抄积累素材的好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l5'。例如,带领学生阅读《匆匆》这一文章相关知识内容时,作者朱自清以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借助生动形象的景象描写,以及一连串的疑问路,将摸不到看不见的匆匆流逝的时光,具体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十分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怅惘,以及对“去日苦短”的恐惧与悲伤,作者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这篇文章既有许多的美言美句值得学生摘抄,还能够带给学生人生启示。例如,文章开端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借助一个问句抛出问题,抓住学生眼球,面对这优美的语句,学生朗读起来赏心悦目,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说一说,哪些语句令自己印象深刻,鼓励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当学生对于文章素材的累积达到一定的量,其作文写作能力一定会发生质的提升。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用专门笔记本摘抄有意义有价值的词句,并用心揣摩、记忆、仿写,从而会衍生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优秀作文。

3在语文阅读中延伸写作训练

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慢慢培养的,是需要多加练习和积累练成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写作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有助于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营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峡》这篇课文时,文中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多次朗读,在阅读中感受三峡的美,感受作者书写出来的每一句话。当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挑选学生来说一说课文里面哪些句子对三峡之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三峡的景观如何?为此,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三峡的景观,三峡的美,例如让学生来形容一下三峡的山,又或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见过的美丽景色。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三峡》这篇文章里面的句子,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看过的景色,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来。

4阅读与习作在课外阅读的整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凭课堂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量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的作业。在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可把阅读和习作教学活动加以融合。例如,为每个学生布置读后感的习作训练,让每个学生在拓展阅读面时能进一步提升自身阅读与习作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提倡每个学生在做阅读笔记或读后感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防止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重创新,懂得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自己也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写作,把自己的写作收获分享给学生,为学生做好榜样,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马仲虎.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策略[J].大众文摘,2023(24):0040-0042.

[2]封增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J].文学少年,2021,000(013):P.1-1.

[3]刘洁卿.吸纳与倾吐互动阅读与习作相长——对小学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性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7):93-9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